2019-05-20 14:01 瀏覽量:22212 來源:羊城晚報
民間講究以形補形,豬肺補肺、核桃補腦、豬腰子補腎……真是這樣嗎?今天我們要說動物血,營養科專家詳細分析營養成分,得出科學結論:以血補血。
5人中1人貧血,缺鐵很常見
全國第四次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各類人群的平均貧血發生率達到20.1%,其中婦女、兒童和老年人貧血發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肖本熙稱,在各種類型的貧血中,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
那么吃什么能夠補鐵補血呢?肖本熙說,動物性食物中的鐵以血紅素鐵形式存在,更易被人體吸收。膳食鐵的平均吸收率為10%左右,但動物性食物鐵吸收率可高達20%~30%,所以動物性食物是膳食補鐵的首選。
而植物中的鐵多以非血紅素鐵形式存在,吸收率極低,僅有1%~5%,因此,想靠吃紅棗、枸杞、菠菜、紫貝菜、紅莧菜這類外形“紅潤”的食物來補血,是不靠譜的。
肖本熙指出,動物血含有較高的元素鐵含量和吸收率,尤其是缺鐵性貧血人群的補血圣品。
哪種血補血更好?
餐桌上常見的動物血有雞血、鴨血、豬血、羊血……論口感嘛,各有所愛,若論營養價值呢,區有些出乎你意料。
動物血類完勝肉類。在動物血中,鴨血的含鐵量遙遙領先,其次是雞血,再次是羊血、豬血。
各種肉類中,紅肉類含鐵量高于白肉。而且,肉里鐵都是血紅素鐵,人體吸收率高達20%以上的膳食鐵。因此,對于缺鐵性貧血者或貧血高危人群,選擇補血食物的優先級,肖本熙推薦:鴨血>雞血>羊血>豬血>瘦羊肉>牛肉>瘦豬肉>魚肉>雞肉。
研究還發現,與進食各種肉類比較,選擇動物血既能獲得更高的膳食鐵,而且同時攝入的鉀、磷和嘌呤還要低得多。
雖然蛋白質含量并不是動物血的優勢營養項目,但與肉類相比,鴨血和豬血的蛋白質含量都達到了10%以上,因此,也不失為蛋白質的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新鮮的蔬菜水果,因含維生素C較為豐富,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因此,不妨在進食動物血或紅肉的同時,多選擇鮮棗、沙棘、獼猴桃、番茄、大多數綠葉蔬菜、彩椒、菜花、胡蘿卜等進行搭配。
你要如何補血才科學?
1、嬰幼兒、青春期的女性及懷孕的女性等處于特殊生理階段的人群,適量進食動物血和紅肉類都能有效預防和輔助糾正缺鐵性貧血。
2、老年人貧血合并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等慢性疾病時,推薦多選擇膽固醇、嘌呤含量都較低的豬血。
3、 慢性腎性貧血合并有高鉀、高磷血癥時,選擇動物血來提高膳食鐵攝入,優先推薦:羊血>豬血>雞血>鴨血。
4.貧血的腫瘤患者,如同時存在營養不良,建議優先選擇紅肉類:羊肉>牛肉>豬肉;如營養狀態基本正常,可在正常飲食基礎上,每周進食1-2次動物血:鴨血>雞血>羊血>豬血。(記者 張華)
上一篇:防住心腦血管病 先管住膽固醇
下一篇:防住心腦血管病 先管住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