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11:37 瀏覽量:1048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記者王薇)近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乳品生產企業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主辦的2019家政技能精準扶貧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議同期啟動了愛心月嫂第四期項目,在擴大幫扶范圍的同時,加強月嫂職業化培訓成為新一期工作的重點。
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從事家政服務行業的人口超過2800萬,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但是需求缺口依然非常大。就北京市而言,每年家政服務的需求缺口約20萬—30萬人。在這一龐大的人群中,婦女是主力軍。而我國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婦女占46.5%,婦女不僅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家政行業至少還有10年高速發展期。”北京市家政協會秘書長徐化愚表示,相較于其他家政服務工作,月嫂服務有其特殊性,事關雇主家庭的營養和孩子的安全健康。
國務院參事、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湯敏表示:“愛心月嫂項目不僅使貧困女性獲益,更是幫助農村貧困家庭實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徑之一。”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宿盟認為,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荷蘭皇家菲仕蘭開展的愛心月嫂項目,專注于培訓貧困地區女性,增強其就業和創新能力。通過技能培訓讓廣大農村婦女由體力型勞動轉向技能型務工,在滿足城市家政服務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婦女穩定就業和家庭精準脫貧,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認為,打贏脫貧攻堅的決勝之戰,要多方合力,精準幫扶。“愛心月嫂項目正是‘造血式’精準扶貧的樣板,一人上崗全家脫貧,真正做到來得了、穩得住,對地方起到帶動作用。社會各界還要齊心合力共同建立良好的‘造血扶貧’機制,讓行業規模更大、質量更高,同時讓愛心月嫂團體更具凝聚力,讓更多貧困女性獲益。”
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介紹,下一步將從人數、地域及質量關懷三方面加大對月嫂工作的支持。未來3年計劃培訓超過3000名愛心月嫂,有效滿足市場供給。同時,菲仕蘭還將致力于推動月嫂的職業化進程,支持月嫂終身學習。
據了解,中國扶貧基金會聯手荷蘭皇家菲仕蘭自2016年起共同啟動愛心月嫂項目,聚焦農村貧困女性,開創了技能扶貧的先河。愛心月嫂項目設立之初秉承“賦能女性新能力”的核心理念,通過培訓、就業、繼續教育的全周期培育體系,持續為貧困女性賦能。培訓課程的設計循序漸進,從家政、育嬰、母嬰照護逐層深入學習,通過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員理解、掌握所學內容。同時,為了幫助月嫂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還專門設立了居家禮儀、心理疏導等課程。經過培訓的月嫂均能達到國家職業資格考試“中級育嬰師”水平。
上一篇:"人造肉"產品迅猛發展 技術創新為未來食品提供多少可能
下一篇:產業化發展促諸暨傳統小吃提升 次塢打面獲5億元產業綜合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