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5 09:46 瀏覽量:13968 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訊 干凈的桌臺前戴著衛生帽的廚師正在忙碌,廚房的一角整整齊齊的擺放著餐盒,桌臺上還能看到綠色的青菜,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初中部的食堂后廚的一幕被清晰的展現在大屏幕上。這是11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慧眼觀后廚 共治促食安”校園食品安全主題活動上的一幕。
活動現場,市場監管總局現場連線千里之外的深圳、成都、上海、西安四地等學校,直擊校園后廚,將廚房曬到大屏幕上令不少在場的人印象深刻。
34萬所學校將廚房曬上網
南都記者了解到,讓后廚曬到網上的智能系統叫“陽光食安” ,近年來全國已有34萬所學校推廣實施該系統,以攝像頭監管學校食堂的后廚操作,而通過大數據技術,不僅監管部門可以實時監管食堂后廚,同時公眾還可以通過“陽光食安”APP,實時看到聯網后的學校后廚場景。
此外,使用者實時定位搜索聯網學校,還可以查看食堂的公示信息,對后廚進行評價,或者將投訴通過APP上的直通負責人功能直接反饋給校長。
“將學校食堂曬在網上,讓師生吃得放心,讓家長更加安心。”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說。
多年關注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遼陽一中高級教師王家娟稱,過去很多家長都不愿意讓孩子在學校就餐,擔心食品安全,現在實行明廚亮灶讓學校后廚曬出來,食品加工過程更公開透明,這種可視化方式揭開了后廚的神秘面紗,家長和老師都安心。
據負責開發該系統的金和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欒潤峰介紹,目前中國已有十分之一的餐飲企業,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學校食堂都使用了相關系統,每天有近億觀眾通過手機看后廚,共同監管食品安全質量。
人工智能一分鐘內巡查2萬余學校后廚
今年9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14個部門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劍指學校及幼兒園食品安全問題。
欒潤峰告訴南都,為進一步提升校園食品安全質量,在總局的推動下,升級版的“陽光食安”系統也正式出爐,尤其是針對以往公眾擔憂的監控畫面造假等問題進行完善。這款系統升級后進一步融入AI、區塊鏈等技術,不僅能讓機器代替人力實現監管巡查廚房更便利,同時在引進區塊鏈技術后,還能確保固定證據不被篡改。
在現場,工程師烏蘭演示了升級版系統中的人工智能在線巡查功能。只見大屏幕上,數字不斷的閃爍,人工智能巡查系統開始工作。“目前,巡查系統已經巡查21749所學校,疑似違規學校食堂數37所,發現問題334條。”烏蘭一邊講解,大屏幕上的另一側則出現了不少后廚的實時畫面,據悉,違規畫面將被自動抓拍識別保存。
“違規圖片能確定相關責任人、時間、地點、場景、事件,每一個證據都能通過區塊鏈技術固定下來無法更改。”烏蘭介紹,除了巡查系統這個“慧眼”,大眾還能實時觀看后廚情況,利用這兩雙眼睛,該系統實現了以往少數人管多數人到多數人管少數人的治理局面的改變。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稽查專員陳谞告訴南都,此次活動通過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將以往閑人免進的后廚曬在網上,并實現全天候的智慧管理,將學校食堂曬給家長師生監督,也讓監管人員的監管更精準,以真正切實維護學生的飲食安全和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