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7 10:25 瀏覽量:1689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記者王薇)在兩個多月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中,全國共查處食品生產經營行政處罰案件7.3萬件;41.7萬所中小學和幼兒園落實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34萬所學校食堂實現“明廚亮灶”,覆蓋率已超過90%。在11月22日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慧眼觀后廚共治促食安”校園食品安全主題活動中,這組數據讓人振奮。
此次活動通過線上檢查和線下監管協同,采用融媒體直播方式,實景展現“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新模式在校園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直觀呈現整治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讓家長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食品安全狀況,參與學校食堂的管理。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組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肖亞慶出席活動并講話。肖亞慶指出,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攻堅行動之一,也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食品安全問題專項整治的重點任務。堅持開門搞整治,把食堂后廚從幕后推到前臺,從過去“閑人免進”到現在“曬在網上”,從學校管理和部門監管擴展到社會公眾監督,完善了治理機制,提高了治理效能。此次活動既是對專項整治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線上督查調度,也是對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現場檢閱、對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有效推動。
據了解,無論是從業人員、監管人員,還是學生家長,使用者只需要在手機上安裝“陽光食安”APP,就可以查看實現聯網的學校食堂后廚。為保障上億在校學生的食品安全,“明廚亮灶”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已經從后廚明檔玻璃的1.0時代,跨越到融合了AI智能、紅外線跟蹤等技術的4.0時代。負責學校食堂“明廚亮灶”智能巡查平臺的工程師介紹,“明廚亮灶”4.0版本就是將人工智能AI、區塊鏈、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綜合運用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中,實現監管過程自動識別、自動判斷、自動跟蹤和自動反饋。該工程師表示,智能監測可實現365天24小時不間斷對學校食堂監測,針對不同場景,AI技術可實現自動識別、分析、抓拍并上傳。
肖亞慶指出,要聚焦人民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圍繞“可檢驗、可評判、可感知”目標要求,堅決落實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各項任務。對違法問題深挖徹查,對不法分子嚴懲重處。要督促落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鼓勵師生和家長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形成部門聯動、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長效制度機制,共同守護校園食品安全,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肖亞慶強調,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監管必須“零容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適應食品安全形勢的新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大力推進智慧監管,將傳統的監管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深圳市副市長黃敏、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副校長顏廷瑜、遼寧省遼陽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王家娟作了發言,交流了保障校園食品安全的經驗和做法,對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市場監管總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劉實,聯合行動工作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小學和幼兒園、供餐企業、新聞媒體和家長代表參加活動。聯合行動工作組副組長、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主持活動。
                        上一篇:浙江蕭山多點發力提升群眾食藥安全獲得感
                                    下一篇:冷藏食品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