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1 10:43 瀏覽量:14016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0日電 20日,國新辦舉行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關于湖北物資情況,中央指導組成員、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國家準備了8萬噸大米、8萬噸面粉、12萬噸食用油、3.6萬噸豬肉、2.9萬噸蔬菜、2900噸雞蛋、1200萬包方便面、300噸火腿腸、3400噸冷鮮肉,和1000噸速凍食品,一有需要,隨時可以調往湖北。
在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武漢在實行更嚴格管理后,在保障醫療物資供應方面有何整體考慮?
連維良表示,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目前醫療物資短缺狀況有很大改善。以N95口罩、防護服為例,昨天(19日)全國從各個渠道供應湖北的N95口罩達33.6萬只,防護服達13.3萬件。這個數字相當于之前全國N95口罩、防護服生產能力的兩倍。同時,連維良指出,這仍然是一種緊平衡,要靠每天調度來保障供應,很多醫院可能只有一天的庫存,但是對一線醫護人員和高危人員所需的防護物資是可以保障的。
連維良進一步表示,在武漢實行更嚴格的管控措施之后,對醫療物資的需求會大幅增加,下一步的總體考慮,即增加數量,保障質量,應保盡保,特事特辦。
增加數量,就是加速釋放新增產能,繼續加大力度,多渠道籌措資源,使醫療物資的增長能夠適應醫護人員增加和床位增加的需要。
保證質量,就是要切實加強產品質量監測,尤其是對新投產企業的產品,要嚴把質量關,確保所有醫療物資質量合格、使用安全。
應保盡保,前期保障的重點是防護服、N95口罩,還有護目鏡,現在不少醫院帽子、手套、長鞋套等一次性消耗品短缺的問題也開始顯現。隨著對救治病人的需要,越來越多的醫院還要增加呼吸機、心電監護儀、血氣分析儀、移動X光機等醫療救治設備,這些都將納入物資保障范圍。
特事特辦,現在我們打的是總體戰、阻擊戰,所以醫療物資的供應也必須是戰時機制,特事特辦,一切以救人為第一目標,以快為第一原則,所有醫療物資的供應都要先保供、后手續,與病魔搶時間。
此外,有記者提問,隨著管控升級,一些措施落實起來還是有一些差距,比如菜、米、油等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資如何加強保障?
連維良表示,居民生活物資供應總體上有保障,特別是總量上是充裕的。下一步如何加強生活物資的保障,歸納起來就是“四個著力”:
一是著力增加供給。湖北省是糧、油、肉、菜、魚供應大省,自給能力是比較強的,而且生活物資儲備也比較充足。即使這樣,國家也做了從外地調入物資的統籌安排和充分準備,最近已經調2000噸中央儲備肉到武漢。此外,還準備了8萬噸大米、8萬噸面粉、12萬噸食用油、3.6萬噸豬肉、2.9萬噸蔬菜、2900噸雞蛋、1200萬包方便面、300噸火腿腸、3400噸冷鮮肉,和1000噸速凍食品,一有需要,隨時可以調往湖北。
二是著力補上短板。即著力解決一些結構性、區域性的供應不足問題。比如部分地區在個別時段冷鮮肉的供應、新鮮蔬菜的供應有缺口,還有一些城鄉反映,奶粉的購買存在困難,都采取有效措施,按需組織貨源,及時增加供應。
三是著力改進配送。重點是落實對鮮活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政策,對生活物資的運輸車輛落實“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的政策,對物流企業實行定向幫扶的政策。還有,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地組織物流從業人員復工返崗,有效解決社區配送力量不足的問題。
四是著力解決個案。中央指導組物資保障組每天密切監測湖北省武漢市及其他地市州的市場物資供應情況、價格變動情況,特別是關注人民群眾從各個渠道反映的個案問題,比如局部的供應緊張、缺貨斷檔、個別價格異常波動等等,對這樣一些個案問題,發現一起,就立即推動核實和解決一起。
                        上一篇:江西省九江市百余家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下一篇:河南穩定群眾“菜籃子”“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