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4 14:11 瀏覽量:20998 來源:新京報
文 | 與歸
捕風捉影式的立項研究,怕是醉翁之意正在酒。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也順勢成為了一些酒肉之徒的格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這兩句話出自《濟公李修緣》,大意是:只有本事足夠大、心足夠誠、定力足夠穩,哪怕吃進酒肉,佛還在我心中;但是一般的世人如果學我,恐怕就要遭殃了。
然而,世人只記住了前一句,因為這是他們耽于享樂的借口,卻忘了后一句的警告。
1.借專家,“炒”自己?
疫情之下,最近又有人玩起了“只記半句”的套路:借李蘭娟的話,搞出了所謂“白酒防控新型肺炎的研究”,并立項上馬。
據報道,立項的機構名為“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微生物組學重大專項研究課題組”。其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立項《醬香型白酒調節人體微生態的機理研究》課題。
此外,該機構還成立了《醬香型白酒調節人體微生態“防控新型肺炎”等病毒的機理研究與產業轉化》研究組。
在立項書中,這個所謂的課題組稱,他們是根據“李蘭娟院士提出微生態療法‘四抗兩平衡’原則,結合國家衛健委等發布的新型肺炎防控指導意見”。
的確,李蘭娟提出過“四抗兩平衡”,也說過“75%酒精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但她還特意強調了“這和鼓勵喝酒是兩碼事,過量喝酒對肝損傷非常大。”
而且,在媒體采訪中,李蘭娟普及完腸道微生物平衡的原理后,還特意給出了一個健康帖:“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戒煙限酒”,李蘭娟說得明明白白,可有的人就是視而不見,只抓住李蘭娟話中的一部分借題發揮。
對知名專家的發言,斷章取義地引用解讀,這是把別人放火上烤,并借這份熱度來“炒”自己。
而且,單憑構建體內微生態,就聯系到“喝酒或可防控新型肺炎”,這個邏輯太過跳躍。
比如,我是不是也可以立項,研究《吃肉調節人體微生態的機理研究》,出發原理是:吃肉可以使得體質強壯,進而提高人體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襲。
我甚至已經給健身房想好了研究方案,項目名稱就叫《日常鍛煉身體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控新型肺炎”等病毒的機理研究與產業轉化》。
甚至在人文社科領域,也可以有不少類似研究,如“論影視劇與電子游戲之于新冠肺炎防控的積極作用”,理論可以是:因為宅在家里看劇打游戲,人們減少了外出活動,從而極大減少了和病毒接觸的可能范圍,降低了感染幾率,有利于疫情防控……
2.醉翁之意恐在酒
很多事物,揭開表面,就怕多看一步,多想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所謂“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微生物組學重大專項研究課題組”,2019年10月11日剛剛設立。課題組項目主任為“李小兵教授”。
至于參與該課題的其他幾個“科研機構”,在天眼查等平臺的公開信息顯示,其中不少機構與李小兵都有直接關系。
而李小兵的另一身份是貴州省赤水河畔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法人,汕頭市通達輝貿易有限公司擁有該機構80%股權,李小兵擁有其余20%。此外,李小兵還是貴州上味酒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CEO。
一邊搞學術,一邊做生意,這是近幾年學術圈的一大現象。捕風捉影式的立項研究,怕是醉翁之意正在酒。
我們當然不能對這個研究項目“誅心”,斷定其一定是為了背后酒企的利益。但是保持天然的警惕和下意識地質疑,是我們避免稀里糊涂被忽悠的唯一自保姿勢。
你有立項研究的自由,我也有質疑和批評的權利。只是奉勸一些別有用心者,醬香白酒雖好,但不要太“貪杯”。
而無論是喜不喜飲酒、擅不擅飲酒的民眾,都要時刻保持清醒,懂得辨別什么是科學的、權威的結論,什么是八字還沒一撇的虛言妄語。
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有些言行足以驚世駭俗的人,也可能是“別有用心”的人。
                        上一篇:曙光將至,布局白酒龍頭
                                    下一篇: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