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16:30 瀏覽量:22624 來源:華聲在線
湖南近千家餐飲店“線上”復工 云直播、定制菜單花樣多
經此一“疫”
外賣會成餐飲業的“拳頭板塊”嗎
未知的堂食恢復時間、動輒數十萬的固定成本支出、日益緊缺的現金流……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業的首個黃金檔被迫按下“暫停鍵”,將彼時一號難求的餐飲品牌推向至暗時刻。
外賣被餐企視為破局之法。僅在長沙,便有茶顏悅色、魯哥飯店、壇宗剁椒魚頭、湘爵士等商家首次開通外賣點餐及商家自配送業務。經此一“疫”后,曾被視為堂食補充部分的外賣,能否成為大多數商家的常規業務板塊?
取餐店外等,進店量體溫
“餓了么3號取餐。”2月24日,蜂鳥專送配送員劉健踢下電瓶車支撐架,將電瓶車穩穩地停在長沙市銀盆南路上,隨后一路小跑到附近的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店外等待取餐,“取餐先消毒、量體溫,再填寫安心卡,這樣對雙方負責。”
近日來,劉健發現配送范圍內的新店商家數量明顯增加,“新店有日本料理、火鍋、烤肉等品類,遇上第一次取餐的,找商家位置都得花不少時間。”
2月9日,上述品牌共5家門店入駐餓了么平臺,這也是該品牌首次開通外賣點餐服務。
“特殊時期,我們要滿足老顧客的用餐需求,也要考慮企業自救、給員工提供返崗機會。”炊煙時代運營總監曹新波介紹,確保穩定出餐,外賣平臺取消了蒸菜、油炸類小吃,保留了小炒黃牛肉等70%的菜單上可選菜品。
“已開放的10家門店提供門店自提、分桌堂食、外賣3種方式,外賣占門店全量營業額的60%-70%。”
餐飲品牌紛紛轉戰線上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指出,春節期間,約78%餐飲企業的營收損失超100%。
三湘都市報記者采訪發現,當堂食受阻,外賣成為餐企普遍認同的破局之法,從街邊小店到網紅餐廳紛紛發力線上,以期擴充盈利模式,最大限度消耗為春節黃金檔儲備原材料、降低固定成本。
2月19日,茶顏悅色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開放首批16家外賣門店。茶顏悅色樂和城店點餐頁面實時銷售數據顯示,外賣上線僅5天,門店便售出奶茶超1000杯。
“曾明確表示不考慮外賣的品牌也放下身段主動入駐,但要求適當擴大門店配送范圍。”某平臺商務拓展專員劉先生坦言。2月25日,記者使用餓了么篩選功能發現,僅配送范圍覆蓋長沙市五一廣場的餐飲商家,便有120余家貼上了新店標簽。
據三湘都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長沙,已有盟重燒烤、魯哥飯店、壇宗剁椒魚頭、大魚海棠·海鮮姿造、湘爵士等近千家餐飲商戶首次開通外賣點餐服務,其中不乏正常營業時段僅堂食就“一號難求”的網紅餐廳。
玩花樣
云直播、定制菜單助推外賣
餐企掀起外賣復工潮,但多家企業負責人介紹,外賣平臺用戶更易受人均消費影響、客流量不穩定,因此外賣業務對品牌收入整體貢獻仍處于起步階段。于是,當外賣成為第二戰場,餐企紛紛在菜品結構、客單價設置上玩出了新花樣。
如,魯哥飯店、大魚海棠·海鮮姿造、TGS蒂歌斯便設置了外賣滿減優惠及外賣限定優惠套餐;喜茶則將部分城市外賣配送半徑從3公里拓寬至10公里,同時減免外送費。
今年2月,湖南本土燒烤連鎖品牌客串出品推出“云串門”計劃,采用網紅主播帶貨、TV云直播等方式促銷,“我們在考量出餐時間后,僅保留了菜單上60%的菜品用于外賣配送。”董事長王浩告訴記者。“2月線上訂單比1月增長30%,客單價為120元左右,目前長沙市區內10家直營門店均可點外賣,實現滿城配送。”王浩還提到,客串出品首次推出一人食、全素等套餐類型,以解決不同消費場景的用餐需求。
觀點
“線上銷售”會成常態嗎
經此一“疫”,曾一度被視為堂食補充的外賣,是否會轉化為餐企的常規業務?
“據統計,外賣客單價約110元,若按兩人食推算,與堂食60元人均消費相差不大。外賣仍處于試運營階段,也沒有推出折扣套餐、滿減優惠,在外賣平臺上不具備強勢的市場競爭力。”曹新波表示,開通外賣服務更多是為了維系現有客群消費習慣,由于品牌現有客群更喜歡“打卡式”社交消費,當堂食逐步恢復后,會考慮關閉外賣店鋪。
而王浩則透露,客串出品今年在長沙市計劃新開3家主攻堂食的旗艦店,“將合理配置堂食、外賣、外帶產品結構和盈利模式,繼續深耕外賣常態化運營。”
此外,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疫情暴露出了餐飲行業商業模式遠遠不夠“彈性”的短板,但也是促使企業快速轉型、改革升級的絕佳契機,“疫情必將倒逼傳統餐飲進行盈利模式的重構,當下表現最出色的外賣,或將會成為未來餐企經營必備的重要戰略和發力點。”
上一篇:河北:6大舉措支持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
下一篇: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再吃就違法了!南京市場監管部門展開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