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4 14:41 瀏覽量:2511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寧市軒 本報記者 陳世友
為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決策部署,認真貫徹執行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助力企業復工為抓手,先后出臺助企復工復產政策20條和企業資質延期辦理制度14條,幫助中小微企業促生產、保經營、穩發展、渡難關,市局機關和各區局積極響應、主動作為,敢于擔當、扎實推進,以“快、準、嚴、細、實”的五字訣,有力有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快——用加速度贏取服務的高質量
時間不等人,速度背后連著企業效益,連著一個業務部門治理效能,更連著服務企業發展質量水平。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始終以奔跑者的姿態抓企業復工,做到復工前研究對策、復工時及時跟進、復工后加強監管,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時間成本,用加速度贏得服務高質量。
“現場辦”如何開展?對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產品,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與企業溝通聯系,指導完成網上申請,后又到企業現場進行檢查,當場為企業頒發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同時對企業許可證申領信息進行公示。
“馬上辦”如何落實?抗病毒注射劑需要完成動物實驗項目出廠檢測,消毒酒精需要檢驗生產用純化水,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院24小時待命,做到“隨叫隨到,隨送隨檢”,接到任務后,按照“馬上辦”的要求,緊急安排兩組人員保障應急檢驗,4個品種13批次抗病毒注射液動物實驗均在藥品生產24小時內出具檢驗報告,3批次純化水全項檢驗報告均在第一時間提供給企業。
“綠色通道”如何開?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開設復工“綠色通道”,對符合復工條件大中型餐飲企業采取“一日辦結”的審核流程,當天受理、當天核查、當天復工。
準——用精準法解決企業現實困難
精準施策是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證,是解決企業在疫情期間復工復產面臨各種矛盾困難的最有效方法。南京市市場監管局急企業之所急,針對復工面臨的矛盾問題,指導各區局采取“點穴式”的方法,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企業需要變更經營范圍怎么辦?針對疫情防控物資零售市場緊缺的狀況,部分公司決定變更經營范圍,需要新增“二類醫療器械銷售”項目,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得知后通過微信指導企業準備所需材料,從提交材料到審批出照僅用半個工作日。
企業復工短期資金壓力如何緩解?浦口區市場監管局加強與“我的麥田”知識產權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南京銀行江北新區分行等4家銀行合作,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鼓勵銀行加大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力度,縮短審批流程,在疫情期對單筆1000萬元以內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于10個工作日之內放款,并對企業為融資而發生的知識產權評估費或服務費給予補貼。
嚴——用嚴標準護航復工生產安全
企業發展,嚴是愛、寬是害。南京市市場監管局要求加大監管和督促力度,嚴格落實企業兩個主體責任,科學開展復工復產后消毒防疫,加強職工安全培訓和個人防護意識宣傳,用嚴格標準、嚴格措施、嚴格督查,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企業安全生產、安全發展。
企業復工采用什么標準?建鄴區市場監管局采取“六個嚴控”措施,嚴控從業人員健康風險、嚴控清洗消毒風險、嚴控食品采購儲存風險、嚴控加工操作風險、嚴控供餐方式風險、嚴控網絡餐飲外送風險,以更嚴的標準管控人員,落實消毒外送相關措施,強化儲存和操作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企業復工怎么督查檢查?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對網絡平臺線上的入駐商家展開了“拉網式”檢查,逐家逐項內容進行檢查,對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網上店鋪一律勸導暫停營業,將排查發現的問題函告相關網絡平臺,截至2月17日有近50家外賣餐飲商戶已被下線。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制定周密的復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棲霞區市場監管局馬群分局現場檢查農貿市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督促企業落實來寧返寧人員登記報備、健康申報措施,壓實復工企業的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企業復工就餐防疫如何做?高淳區市場監管局為企業總結推出“測、消、拆、分、離”五條管理辦法。企業每天安排人員測量就餐人員體溫并詳細記錄;企業每日2次對用餐場所消毒1次,對制菜間及后廚進行紫外線殺菌,每半小時對打菜人員手部進行消毒,所有用餐人員進餐廳前進行手部消毒;拆除多余餐椅,四人座只保留一人座;餐廳出入口分開,餐桌之間距離分開,人員就餐時間分開;設置點位,人員距離始終保持1.5米以上。
細——用細落實消減復工附帶風險
降低和消除復工附帶的疫情風險,是當前疫情防控戰的又一個陣地,能否把防疫措施在企業抓實抓細,是當前復工防疫工作的關鍵。南京市市場監管局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從細處著手,細化標準、細化服務、細化監管,復工一家排查一家,把防疫措施落實到復工企業的時時處處。
企業復工有什么條件?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結合餐飲企業特點,將中型以上餐飲企業的復工標準具體化精細化,明確了“企業要制定現場防疫的專項預案、保證10天以上的防疫物資、對現場工作人員走向進行登記”三個必要條件。
服務企業復工怎么做?針對疫情發生后口罩緊缺、防疫物資緊張問題,溧水區市場監管局對南京南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堅持特事特辦,服務靠前、服務上門,與企業一對一駐點幫扶,協調開通綠色通道,從該公司提交材料到審批出證僅用了3個工作日;另一方面,加強和其他部門的協調,解決企業技術人員緊缺、原材料緊缺、運輸等各類問題,確保企業在2月12日復工生產。
企業復工監管如何開展?江寧區市場監管局考慮到復工企業涉及醫療器械、食品安全等多個業務的實際,轉變思維、靠前服務,發揮監管部門、街道園區和企業的聯合作用,提前召開復工企業監管服務協調會,將所有涉及市場監管的業務通過標準化文本的形式進行明確,通過一次上門檢查,幫助企業發現問題、糾治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減少因多次上門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實——用普實惠支撐企業渡過難關
疫情對中小微企業沖擊較大,諸多企業面臨人才職員缺、資金流通難、經營渠道窄等問題。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用一條條“干貨滿滿”的措施,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帶來“及時雨”,豎起正向預期、增強發展的信心。
如何加強支持幫助?推出“加大對單體藥店支持、協助醫藥器械生產、順延既有認證證書有效期、延長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健康證時間”等6項措施,并協調廣告設施業主為廣告企業減免租金,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如何推動企業創新?設立“2020 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利實施計劃”專項,支持企業在抗病毒藥物、檢測試劑、醫療器械等領域開展專利技術產業化;鼓勵在寧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力度;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提交的專利申請預審注冊備案,實現“即報即備”。
如何優化檢測服務?推出“對疫情防控物品生產企業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在線辦理委托檢測業務、加大企業創新支持、設立科技專項研發資金、加強復工企業特種設備安全服務”等6項措施,降低服務成本、提升服務質量。
如何落實無接觸服務?推出“簡化辦理環節,加快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應用,推進簡易注銷登記試點;優化辦理方式,通過江蘇政務服務App、企業‘全鏈通’綜合服務平臺等辦理相關事項;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股東變更和股權出質登記辦理,以及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登記注冊審批業務”等3項措施,簡化優化政務服務。
如何優化企業信用管理?開展網上年報,指導市場主體通過互聯網開展年報公示,開通年報咨詢電話,提供咨詢指導。完善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做好咨詢解答和業務指導等工作。
如何辦理企業資質延期?推出“延期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延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健康證有效期、延長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簡化雨花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識申領和審核程序、提供‘無接觸’式專利預審服”等14項舉措,支持企業在疫情期間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