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08:48 瀏覽量:3012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年,四川省會理縣石榴現代農業園區依托科技和創新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通過園區示范創建不斷涌現新業態、孕育農業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電商蓬勃發展創佳績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縣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4億元,網絡零售額4.2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入園企業銷售石榴1.88億元,占比76.42%,網絡銷售石榴1.59億元,占比76.1%,較上年同比增長10%。為保持電商發展好勢頭,截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培訓電子商務94期14594人次,培育銷售額1000萬以上的企業7戶、同比增長600%,銷售額500萬以上的企業達12戶、同比增長140%,銷售額100萬元以上的企業27戶、占入園企業的13.5%;堅持電商品牌建設與產業扶貧有機結合,努力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以“會理石榴”為主的地標產品、特色農產品等加快向電子商務運營蛻變,有力推動二維碼溯源體系建設,“赤焰”“真杏福”“糖小璐”“食榴”“蜀之鮮”等一批特色農產品電商品牌脫穎而出;進一步強化平臺服務,主動對接鮮女果、拼多多、盒馬、伊藤、蘇寧易購、天貓、京東、大潤發、中通商業等生鮮供應、新型銷售平臺企業,在會理建成一批農特產品直采供應基地;對接成都農商通網絡科技公司與會理萬頃物流共同打造會理石榴果品拍賣中心,2019年通過拍賣平臺銷售會理石榴13928.5噸,總銷售金額達1.27億元。

渠道商在會理石榴現代農業園區采摘石榴
冷鏈物流建設譜新篇
會理縣大力培育本土示范企業,積極推進三級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目前為止累計爭取1000余萬元財政資金支持,撬動社會資本9000余萬元,建成2個初具規模的冷鏈、倉儲、物流基地(萬頃、恒鮮),累計建成10000噸果蔬氣調保鮮庫及40000m2的分揀車間、包裝區、農產品交易區,17個鄉鎮物流網點,覆蓋全縣35%的鄉鎮;主動引導吸納外地資本經驗,積極推進重點物流項目建設,會理縣魚鲊物流集散中心項目、會理石榴主產區現代冷鏈物流集散中心配套冷庫建設項目、城南街道辦事處大捲村一組“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園區(電商物流園區)”建設如火如荼推進中;逐步實現全縣物流體系向物流、倉儲、冷鏈、包裝一體化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著力構建“物資入庫、信息交易、裝卸儲存、冷鏈配送”一體化的現代化物流平臺。2019年,會理縣農產品上行物流產業實現年產值3.5億元,增加城鄉就業崗位5300余個。
農旅融合拓寬致富路
按照會理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縣農業農村局和石榴現代農業園區各主產區鄉鎮(街道)遵照《會理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會理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16-2030)》重點打造鄉村休閑、田園文化和陽光康養項目。近年來,園區充分挖掘會理石榴文化、鄉土人文、產業景觀等資源,因地制宜推動石榴園區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科技、康養等多元產業深度融合。園區依托石榴特色產業開展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包括銅礦村的萬畝石榴觀光區,富樂鎮有機石榴現代農業園區,園區內打造了現代農業科技園、森林康養人家、休閑農家樂、美麗休閑鄉村等數十個景區鄉村旅游觀光項目,一應俱全的餐飲、住宿、娛樂、觀光步道、景區指示牌、停車場等鄉村休閑旅游基礎設施為游客提供了極大的舒適和便利。通過不斷做優做強農旅融合產業項目,有效延伸石榴產業鏈,顯著提高農業生產附加值,解決了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帶動縣內上萬農村人口就近就業;逐步構建入園企業、農民合作社與當地農戶的多元化利益聯結機制(經濟共同體),產業園帶動農戶數量占產業園農戶數量的比重達95%以上,在實踐中輻射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游客在會理石榴現代農業園區體驗自助采摘樂趣
紅色旅游加休閑康養
會理縣秉持“優質高效、綠色安全、旅游觀光、生態康養”的生態農業十六字發展方針,不斷總結近年推進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創建的實踐經驗,再發力做優做強農旅融合產業項目。2020年度,會理縣擬建成彰冠鎮古橋村張姑娘橋原鄉陽光康養旅游休閑項目,該項目總占地250畝,距離會理縣城直線距離約15公里,東西兩面分別是國道108、國道213,距離未來的宜攀高速互通僅8公里。項目建成后,將以石榴產業為基礎,實現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的有機統一,促進石榴產業鏈延伸并與鄉村休閑旅游融合發展,達到“六次產業”革命的目的,同時為周邊群眾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擬建成會理石榴文化田園綜合體,位于會理縣城南面,項目規劃范圍以會理石榴核心主產區為中心向外延展,直線距離約15公里,國道108與國道245之間,距離未來的宜攀高速互通僅8公里,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地理區位及交通優勢明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該項目建設地是當年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進入四川后的重要通道和休整地,屬于全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經典線路上重點打造的紅色旅游景區和鄉村旅游示范區,是集觀光、療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康養項目。項目以“石榴王國·陽光福地”為定位,擬投資34.8億元,計劃開發時序為近、中、遠各5年,創新“政府+企業+村民合作社+專業機構”相結合的多元協作開發運營模式,采取“邊建設邊運營”的滾動發展模式,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統籌發展”的主基調,力求投入高度節約化、經營效益和惠民富民利益最大化,以鄉村休閑旅游為載體促進多產融合、全面升級,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力、按下快進鍵。(陳宏 聶長慧)
上一篇:山東公布三起食品安全違法案例
下一篇:白酒業注冊量10年升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