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17:19 瀏覽量:1569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食品小作坊的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工作。近年來,陜西省市場監管部門深入開展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活動,全面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管,基本實現了食品小作坊“五化”,即管理制度化、檢驗清單化、包裝規范化、加工陽光化、排放達標化。初步探索出一條食品小作坊加工園區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的路子,使傳統特色食品加工集約發展,業主質量意識明顯提高,加工經營條件顯著改善,食品質量安全大幅提升。】
本報記者 王京臣
政策護航 落實主體責任制
4月19日,“全國食品生產小作坊監管工作交流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來自全國監管系統的110位代表參會,其中浙江、山東、內蒙古、吉林、江西、陜西的6位代表分別就小食品監管創新經驗進行了發言。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耿普霞在會上向來自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的參會代表介紹了陜西的經驗和做法。耿普霞介紹說,長期以來,食品小作坊一直生存在政策邊緣,是監管的難點。2016年,《陜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及攤販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后,陜西及時配套制定了《陜西省食品小作坊監督管理辦法》《陜西省食品小作坊生產許可指導目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一票通”制度》。
2017年出臺了《陜西省食品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清單》《陜西省食品小作坊生產經營規范》《陜西省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豆腐、粉條、面皮等32個《陜西省食品小作坊操作指導規范》。
2018年針對高風險品種和食品小作坊存在的問題,制定印發了《陜西省白酒小作坊生產經營管理辦法》《陜西省肉制品小作坊生產經營管理辦法》和《陜西省食品小作坊風險與信用分級管理工作規范》。
耿普霞指出,法規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基本解決了長期以來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缺失規范、檢驗監管無標準無依據的問題,使其生產加工過程和日常監管有章可循,達到了既提高小作坊規范管理水平、又確保食品安全的雙贏目的;健全檔案,實現信息化監管。截至目前,陜西省23666戶食品小作坊已全部錄入省級監管信息系統,并建立電子監管臺賬,實現了信息化監管。今年,陜西將繼續深化許可制度改革,推動監管重心向事中事后轉移。
耿普霞表示,陜西建立了一承諾(向社會公開承諾,保證自身食品安全)、一公示(所使用食品及添加劑公示牌)、兩賬冊(添加劑使用賬冊和工器具消毒賬冊)、三臺賬(進貨臺賬、生產臺賬、銷售臺賬)、四制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制度、原輔料管理制度、生產加工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全面落實食品小作坊業主主體責任。
突出整治 嚴懲違法行為
對于違法行為,應該如何整治?耿普霞表示,首先把“一票通”制度落實情況作為突破口。加強對食品小作坊原料來源,成品去向的監督,使食品小作坊的食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風險可掌控、責任可追究”。二是通力協作,嚴查重處。三是定期督察,全面推進。去年省局派出檢查組,先后到西安、渭南、延安、商洛、韓城等地市現場檢查綜合整治工作成效。據統計,2018年陜西省共檢查食品小作坊6.8萬戶次,關停的小作坊560戶;責令整改1475戶,立案調查268戶。
創新思路 提高監管水平
耿普霞表示,在如何提高小作坊監管方面,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打破傳統,勇于創新,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推行集中園區建設。針對小作坊小、散、亂、差的現狀,積極探索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園區模式,實行園區“集中生產、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目前,未央、閻良、韓城、楊凌等區縣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二是樹立標桿,示范引領。既規范了食品生產管理,又有效解決了制約小作坊發展的場地問題、污水處理問題和營銷推廣問題。三是探索建立補償機制。在省局的全力推動下,各地市積極爭取政府支持,推動園區建設和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工作。一些地方政府還列出專項經費,用于食品小作坊設施改造、人員培訓和檢驗檢測等。漢中市對升級改造的食品小作坊,每戶獎勵500元;楊凌示范區對改造提升小作坊每戶獎勵800—1000元,對入園小作坊除給予2年的房租全額財政補助外,還對每戶獎勵1000—4000元。四是強化信用與風險管控。進一步強化了食品小作坊的風險管控,引導守法誠信經營,促進監管部門把有限的力量更多地用于高風險、低信用食品小作坊的監管,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陜西省食品小作坊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食品小作坊監管難度較大。二是食品小作坊集中園區建設進展緩慢。三是基層隊伍監管能力不足。基層監管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往往一人身兼多職,加之食品小作坊作為新業態出現不斷變化,監管指導能力明顯不足,在缺乏專門的業務培訓的情況下,日常監督有落實不到位的現象發生。
耿普霞強調,下一步,陜西省將認真貫徹落實總局安排部署,以此次參加全國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交流會為契機,積極學習借鑒兄弟省好的經驗做法,繼續探索創新、完善制度、強化措施,努力實現陜西食品小作坊安全監管新成效,為保障全省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上一篇:2019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舉辦
下一篇:北京新發地 農產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