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14:34 瀏覽量:24642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北京讀者王女士問:前兩天摘菜時發現,小油菜的葉片根部有少量綠色不明物質,摸起來黏黏的。上網搜索發現,很多人在萵苣、芹菜、油麥菜、生菜等蔬菜中也發現過,但多數是藍色顆粒。我看網友的猜測五花八門,有人說是“硫酸銅”。想問問專家,這些藍色顆粒到底是什么?
食品安全博士、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答:這種不明物質應該是高效殺螺劑,主要對付蝸牛、福壽螺、釘螺等軟體動物。如果沒有殺螺劑,許多蔬菜、水果的產量將受嚴重影響。殺螺劑的有效成分是“四聚乙醛”,它是白色結晶,難溶于水,通常需要和輔料一起做成顆粒狀、粉狀或懸浮液再使用。目前中國登記在冊的四聚乙醛農藥有120個左右,其中80個左右是顆粒劑型,多數含量在6%左右。殺螺劑顆粒的顏色來自染料,主要作用是方便農民記錄使用情況。藍色比較常見,因為這個顏色不是自然界中食物的顏色,可以避免鳥類誤食。按照農藥登記信息,四聚乙醛屬于低毒農藥,而且它對蝸牛以外的其他生物毒性很小,沒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毒性。
北京市制定了《2017年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綠色防控農藥與藥械產品推薦名錄》,其中就有四聚乙醛。在歐美國家,四聚乙醛也廣泛使用,除了果蔬種植,它也被用于庭院綠化和花卉等領域。美國1986年即批準了它的使用,目前仍用于草莓、番茄、西蘭花、包菜等數十種農作物。 目前中國已經制定了四聚乙醛在糙米、韭菜、結球甘藍(包菜)、菠菜、芹菜和大白菜中的限量,為每公斤1~3毫克。
其實,顆粒狀的殺螺劑無需直接撒在蔬菜上,而是撒在兩行菜中間。殺螺劑中有蝸牛喜歡的誘餌,可以把蝸牛吸引過來,蝸牛吃或接觸之后會導致神經麻痹、脫水而死。蔬菜上偶爾出現顆粒狀殺螺劑,很可能是農民操作不規范導致的,也可能是農民根本不知道這個農藥的正確用法。
網上有人說,如果菜上面看到這種殺螺劑,需要全部扔掉,因為洗不干凈。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因為植物并不吸收四聚乙醛,也不會富集它,因此切除有藥物的部位即可。另外,浸泡清洗、去皮、焯水等常規操作均可去除大部分農藥殘留(不僅限于四聚乙醛),大家不必太擔心。
上一篇:全國召回!多批次檳榔不合格
下一篇:百合花茶能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