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12 14:37 瀏覽量:2139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在不少食品生產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袋裝物料(如食品添加劑、調味料等)開封后,未能在1天內將其用完,甚至由于該物料每次使用量少,長時間內都未能消耗掉。為防止被污染,一般將拆包后的產品用封口夾密封,或放置于專用容器中。這之中該注意些什么?
兩種處理方式的注意事項
袋裝產品開封后(除小包裝外),如果一直敞開放置,可能會因吸潮導致食物變質或縮短保質期,還有可能被蟲害侵擾、混入異物等。因此應注意保持其密封性,如使用封口夾或專用帶蓋容器等。
使用封口夾應注意:如使用硬質塑料封口夾,應注意保持其完整性;使用帶有金屬物質的封口夾,即要保持其完整性,同時還要注意防止生銹。此外,封口夾在袋裝產品的封口處,比較容易沾染到袋裝內容物,因此應注意保持其清潔度。對于那些含有過敏原物質的內容物,其封口夾應是專用的,防止造成過敏原交叉接觸。
使用物料容器應注意:不要虛掩,而是確保蓋口與器口有效連接。如果物料容器并不能實現有效密封,可將袋裝物料放置在食品級塑料袋中,保持其密封性后,再放入物料容器中。同時應注意保持物料容器的整潔,不要有破損或污垢堆積的情況,尤其是取用物料時容易接觸的蓋口和器口部位。
常規產品開封后盡快食用
食品物料的保質期是指食品物料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一旦開封后,食品的貯存環境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原本用于評估保質期的密封體系。它或多或少會受到外部因素(如溫度、濕度、氧氣、光照等)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內部因素(如微生物增殖、酶反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等),往往就會加速食品的變質。
因此,對于可能存在使用周期長的食品物料,應根據其使用和貯存條件,評估其開封后的產品保質期,尤其是易變質的物料(如堅果、奶粉等),并適當進行保質期的縮短。
開封后的調味品,如使用環境溫度較高,容易變質。植物油、醬油、醋開封后只能放2—3個月;花生醬、沙拉醬、番茄醬等醬類開封后只能放1—3個月。
奶粉的含糖量較高,顆粒細膩,開封后更容易回潮變質,因此應盡量在1個月內使用完成。
企業方面,由于不同企業使用物料的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開封后產品保質期的確定,需結合實際生產狀況進行確定,同時應確定其開封后的貯存條件要求,并形成書面化的說明,傳達到使用現場和存儲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袋裝產品開封后,可能會破壞原有產品包裝的標識,而標識信息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可追溯性管控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對于開封后的袋裝產品,還應關注其標識的完整性。從追溯的角度來說,至少應涵蓋生產日期、保質期、供應商等信息。但袋裝產品的標識,不僅僅在于追溯,還可能涉及產品的過敏原管控、使用過程的注意事項。(來源:HACCP)
                        上一篇:“控糖時代”關于饅頭的別樣食法
                                    下一篇:金大倉 打造花生全產業鏈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