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09:24 瀏覽量:18773 來源:中國名酒莊
中國酒莊網播報 杜甫有詩云:“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巍巍雪山,浩瀚無垠。冰雪融水,潛進土底,浸潤原野,滋養大邑這方沃土,浩浩雪山也成就了大邑川西“酒鄉”之名。驅車抵達西嶺雪山之下的王泗鎮,駛過一片寬闊的田野,到達位于四川大邑經濟開發區王泗食品園區內蜀之源酒莊。
古代大邑有著名的“晉原古八景”:鳳凰鯨柏、虎跳出阝河、霧中明月、鶴鳴雙澗、斜江晚渡、洞口煙霞、甘泉筇竹、高堂圣燈”等。蜀之源酒莊就與這八景之一“甘泉筇竹”結緣一起。
甘泉湖蜀之源酒莊
好山好水出好酒
釀酒大師、蜀之源酒業技術總監李東老師,熱情接待了我們的到訪。在李東的引領下,參觀蜀之源釀酒車間、酒道館、儲酒區、技術中心、甘泉湖。。。為蜀之源酒莊有如此深厚的釀酒史和故事所感嘆。
在甘泉湖蜀之源酒莊落座交談,李東大師提出一個觀點,四川盆地是一口天然的大窖池,北邊的秦嶺、南邊的云貴高原、東邊的巫山、西邊的青藏高原為窖壁,四川盆地特有的黃泥水稻土是窖底,盆地上空厚厚的云層就是窖皮泥。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注定這里是一處產酒的好地方。
所謂水是酒之血,好水才能產好酒。在大邑縣王泗鎮,從西北方向的雪山流下汩汩清泉,清澈透明、甘美可口,為釀酒提供了豐富的優質水源。同時,氣候適度、空氣濕潤,土質緊密、土壤肥沃,富含有機物,為多種釀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絕佳環境。
優質糧食是釀造一杯好酒的基礎,也是酒質的基本保障。蜀之源酒業選用產自黑龍江、宜賓等地的高品質小麥、高粱等原料,同時融入現代尖端釀酒技術與嚴苛的工藝,保證了酒質的純粹。行業釀酒前輩賴登燡老師曾為蜀之源酒業題詞:“好山好水生態酒,匠人匠心蜀之源”。
時間沉淀 王泗白酒
除了好山好水,還得有對酒的堅守。李東認為,釀好一杯中國傳統白酒,需要做到三點:一是尊重自然,什么地域就釀什么樣的酒;二是堅守時間,讓酒經歷時間的雕刻,實現自我變化、老熟,從而變得香氣幽雅,醇厚圓潤、余味悠長;第三是要講好自己的故事,傳播中國白酒的美好,同樣非常重要。
蜀之源白酒生產基地占地三百余畝,園區布局有致,綠樹蓬勃生機。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釀造車間,釀酒師傅們正熱火朝天的投入生產中,繚繞的蒸汽環繞四周,氤氳了每個人的笑臉。蜀之源集團現有2800多口發酵窖池,行走在干凈的窖池邊,堆成圓錐形的高粱谷物還散發著熱氣,湊近新酒一嗅,發出烤紅薯的淡淡香味。幾排高大的圓柱狀酒罐,儲存著高達萬噸的原酒。好酒需要時間沉淀,“王泗白酒”就在這里自然老熟,愈久愈香。
游酒道館 尋蜀酒之源
據《大邑縣志》記載,明末清初,總兵王泗將軍屯兵于大邑城西,保得一方平安。百姓以酒犒勞將士,將軍飲后贊嘆“酒鄉刃甲釀美酒,醉世神工代代傳”。此后,王泗鎮一帶酒業大興,百姓將他鎮守的地方稱為“王泗營”,把天龍燒坊稱為“將軍燒坊”。
蜀之源酒業與王泗將軍,更是有一段緊密的緣分。1979年蜀之源企業擴建廠房時,無意中挖出一口古井。雖歷經300余年,水質仍舊清洌甘甜。之后在周邊相繼發掘出發酵池和蒸餾灶,經文物專家考證為明代“王泗白酒”燒酒坊遺址。為此,公司蜀之源特建王泗酒莊予以保護,取名王泗酒莊酒窖群。一旁修建了小巧玲瓏、精致美觀的酒道館。
酒道館周圍,青瓦白墻,翠竹掩映,花草繁茂。館前立著一個巨型的仿古青銅酒樽,而館內則收藏著各類釀酒器具及頌酒詩詞書畫等,在櫥窗內還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各地名優白酒酒瓶。走廊處有一面彩繪墻,描繪的是大邑鶴鳴山和西嶺雪山。鶴鳴山是道教發源地,道教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如同釀酒一樣,最后要達到酒道合一的理想境界。
甘泉湖·蜀之源酒莊離蜀之源白酒生產基地不遠,是蜀之源集團的甘泉湖·蜀之源酒莊?!洞笠乜h志》里將八景編為一首詩,有一句為“筇竹甘泉歷歲久”。蜀之源酒莊就位于素有大邑古八景之一的“甘泉筇竹”所在地。
占地五十余畝的酒莊,以甘泉湖為核心,環湖修建了兩三座小樓。紅木為骨架,青瓦為皮膚,典雅素樸。此湖心由滲入地下的雪水經過滲透后,從天然泉眼噴涌形成。湖上修建了一座長廊,取名“詩酒長廊”。漫步長廊,微風略過湖面,吹皺一池湖水。幾只水鴨在湖面劃出長長的波紋,一對黑天鵝正引吭高歌。待天晴,從湖邊遠望,可領閱巍巍西嶺雪山,與湖面相接,宛如畫境辦美麗。
緩步甘泉湖,李東邊走邊講道,大邑位于四川盆地西側,境內有高聳入云的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是雪線,雪浸潤下來形成地表的溪流,滲透到地下涌出為泉水。所以大邑空氣質量好,氣候溫潤,水甘而酒純甜。也許甘泉湖之名得來如此。閑暇之時,觀湖光山色,喝一杯清茶亦或小酌一杯白酒,人生愜意,不過爾爾。
濃香、醬香、清香、芝麻香、馥郁香型原酒,蜀之源酒莊用“一群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釀造中國美酒”這句話,詮釋釀造好酒需要的堅守與情懷。
中國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賴登燡,四川白酒金三角協會陳吉福會長一行蒞臨公司考察、指導。(中國名酒莊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