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10:45 瀏覽量:1681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網上有文章宣稱《喝牛奶記住四個最佳時間,營養吸收效果好》。喝牛奶,真的需要講究時間嗎?
第一個喝牛奶的黃金時間是早餐后?
文中宣稱“牛奶是流質的,如果空腹喝,會很快從胃中排出,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未經充分消化就進入腸道,容易被分解為能量消耗掉,也容易加劇乳糖不耐癥狀。所以早餐應該先吃淀粉類的食物,如饅頭、面包、玉米粥、豆類等,之后一個小時左右再喝牛奶,才有利于牛奶的營養成分更充分地吸收。”
這完全是想當然。實際上,雖然牛奶是液體,但進入胃之后,pH值顯著降低,占據牛奶蛋白80%比例的酪蛋白發生凝結,牛奶變成了豆花一樣的固體沉淀,并不存在“很快從胃中排出”。
其次,食物的主要消化場所是在小腸。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胃中本來就不會被消化,只有蛋白質在胃中會被初步消化。但是,不管蛋白質在胃中停留的時間是長是短,進入小腸后都會被消化成氨基酸和小肽,然后被吸收利用。所謂“未經充分消化就進入腸道,容易被分解為能量消耗掉”完全是臆想。
對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如果空腹喝豆漿,那么進入大腸的乳糖濃度更高,所以更容易出現不耐受癥狀。不過,對于普通人群,空腹喝牛奶并沒有什么問題,而乳糖不耐受的人則本來也不適合喝牛奶。
至于說“先要吃淀粉類的食物,一小時后再喝牛奶”,則更沒有實際意義。吃完早餐中的其他食物一小時后,絕大多數人都在上班路上或已開始工作,難道要等到這個時候才能喝牛奶?
下午 4 點是第二個黃金時間?
文中宣稱“下午4點前后是第二個黃金時間。此時人容易感覺倦怠、困乏,急需補充營養……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乳脂可以幫助身體迅速補充營養,從而讓人精神飽滿地恢復到工作狀態。”
實際上,如果“急需補充營養”,那么蛋白質、乳脂并不是好的選擇。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吸收速度都要比淀粉和糖更慢,喝牛奶并不能幫助身體迅速補充營養。
第三個黃金時間是睡前半小時?
文中宣稱“牛奶中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欲睡的L色氨酸物質,還有微量的嗎啡類物質,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牛奶中的鈣還能清除緊張情緒。另外,人睡著之后,人體血液中鈣的水平會慢慢降低,而之前喝入的牛奶正好能補充血液中流失的鈣,維持了血液中鈣的平衡,所以睡前喝牛奶有利于鈣的吸收。”
睡前喝一杯牛奶沒有什么不好。對于某些人群,“睡前喝杯熱牛奶”,從生活習慣和心理暗示的角度,也的確有助于入眠。
要從營養和生理角度說,“喝牛奶助睡眠”并沒有太好的科學根據。牛奶中含有比較多的色氨酸,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前體,而褪黑素是調節睡眠的激素——這是可以自圓其說的“科學基礎”,但影響因素太多,未必有多大影響。
至于“牛奶中微量的嗎啡有一定的鎮靜催眠的作用”就屬于牽強附會了。曾經有研究報道牛奶中有200—500納克/升的嗎啡。且不說這個量實在是非常“微量”,而嗎啡的作用是陣痛,而不是“鎮靜催眠”。
至于補鈣,任何時候血液中的鈣都會慢慢降低,而不只是在睡著之后。任何時候喝牛奶,都有利于補鈣。
出廠日期后 1 個月左右是喝奶的黃金時間?
文中宣稱“牛奶如果存放時間過久,容易出現沉淀分層現象,不僅影響口感,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如果牛奶在保質期內出現“沉淀分層”,是屬于不合格的產品,根本就不應該喝。合格的牛奶,在保質期內(巴氏奶1—2周、常溫牛奶1年左右)基本上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越新鮮的牛奶,風味口感會越好。對于常溫奶,也是越新鮮越好,而不是“1個月左右口感最佳”。(云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