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19 13:53 瀏覽量:12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12月18日從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沈陽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將網絡訂餐平臺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的監督作為重點,切實維護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12月18日,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現場。
沈陽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吳威介紹,沈陽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制定了《沈陽市檢察機關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的實施方案》。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沈陽市檢察機關在食品安全領域共立案229件,其中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或不符標準類88件,網絡餐飲加工違法類87件,農貿市場違法類10件,校園周邊違法類5件,保健領域違法類25件,其他類14件。
吳威說,沈陽市檢察院通過有效整合內部線索,加強民行、偵監、公訴、控申等部門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案件協查工作,形成了辦案合力,保障了專項監督活動的扎實開展。
同時,部署試用公益訴訟大數據應用平臺,功能包含信息采集、類案推送、法律法規查詢、決策分析等功能,共搜集數據25萬余條,通過去錯、分類、研判后得到有效數據3950條,為案件辦理提供了科技保障。
在網絡餐飲平臺監督方面,沈陽市和平區院率先查實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大眾點評等網絡訂餐平臺存在實名認證不符、衛生許可證過期等問題,引發了全市范圍內網絡訂餐平臺食品安全專項清查行動。專項行動有效督促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履行法定義務,形成檢查督查常態化的機制。
此外,校園周邊的商店、飯店出售的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標準關乎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開展專項監督活動以來,沈陽檢察機關通過多種形式,調查校園周邊飯店、小賣店、超市等店鋪,出售的食品是否存在腐敗變質、超過保質期、添加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添加劑等安全隱患情形,共立案5件,發出檢察建議5件。
其中,在辦案中發現沈陽市某區7所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的超市就發現銷售的41種類共192個食品存在超保質期、腐敗變質食品、散裝食品未標明生產日期的違法情形,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以上情況已全部立案并發出檢察建議。 (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