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12 11:54 瀏覽量:2540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攻堅戰,在全國范圍內如何做好重要生活物資生產、儲備和投放,確保市場供應安全、平穩、有序?在2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部委表示,目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米面油零售價格與節前基本持平,豬肉價格小幅上漲后趨穩,雞蛋價格穩中趨降,蔬菜價格開始回落。從后期看,全國以及武漢市等重點地區重要生活物資的供應是有保障的,價格預計總體平穩,未來將持續加強監測,對可能出現的個別地區、個別品種供需矛盾及時予以解決,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
武漢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有保障
關閉離漢通道的緊急通知發布以后,部分武漢市民大量恐慌性地搶購生活必需品,很多超市都出現了蔬菜、方便面貨架的空架現象,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商務部立即協調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慶、廣西、云南等8個省區市商務主管部門與湖北省商務廳和武漢市商務局建立了聯保聯供協作機制,增加武漢市場的供應,依托機制,可以及時了解湖北武漢等地區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情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第一時間協調有關地方商務部門解決問題,央地共同發力,保障湖北武漢重點地區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截至目前,已經協助武漢市落實蔬菜、方便面、消殺物資等貨源7000多噸,其中蔬菜6824噸,速凍和方便食品205噸。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表示,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牽頭,多部門參與的生活物資保障組自組建以來,加強與武漢等重點地區的對接,并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并實施保供穩價預案。在武漢等重點地區,主要保障蔬菜、肉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發改委突出抓了實時監測、對接資源、協調運輸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實時監測方面主要是對武漢市大型的批發市場、超市的供應和價格情況實行日監測報告制度,及時發現并處置潛在的供應風險。對接資源方面,主要是協調有關方面準備好隨時可調運供武漢市和湖北省使用的重要生活物資,如在江浙滬地區安排了1萬噸的中央儲備凍豬肉,專門為武漢市備用,近日將直接發運2000噸至武漢市。協調運輸方面,主要是建立武漢市生活物資保障的供應保障線,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
王斌也介紹了湖北和武漢市生活必需品市場的供應情況。連日來,湖北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庫存基本穩定,生活必需品價格進一步回落。全省大米、面條、食用油、禽肉、牛奶等重點商品庫存可以保障10—15天的供應,豬肉、雞蛋可以保障5天左右的供應,蔬菜動態庫存可以保障3天左右的供應。武漢市生活必需品供應狀況明顯改善。武漢市政府正在推動逐步恢復農貿市場經營,組織露天馬路市場營業,截至2月8日已經有14個露天馬路市場開始營業。另外,一些電商平臺和大型商超探索開展蔬菜套餐預售模式,提高了效率,減輕流通企業負擔,減少人流聚集,受到市民的歡迎。
全國生活必需品價格基本平穩
陳達介紹了在全國范圍保供方面國家發改委主要采取的四項舉措:一是迅速啟動重要民生商品價格應急監測,及時預警、及時處置;二是加大復工復產的力度,增加重要生活物資的供應;三是指導地方引導商業企業增加商業庫存,充實生活必需品的地方儲備;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配合有關部門對生活必需品保供的重點企業給予貸款優惠利率等政策支持。
王斌表示,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指導零售企業及時調運補貨,增加上貨的頻次,及時向社會發布市場供給的狀況,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穩定市場預期,相關情況已經得到有效的緩解。目前,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基本平穩,2月8日,全國的糧油價格保持平穩,肉類價格變動不大,禽產品價格小幅下降,蔬菜價格略有上漲,水果價格小幅回落。元宵節當天,各大商超普遍加大備貨,蔬菜、肉類、湯圓等商品銷售大幅增長。個別地區、個別時段、個別品種仍然存在著短暫的缺貨現象,比如鮮肉、鮮菜、口罩、消毒液等不一定能夠及時供應。當前的防疫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物流不暢、人工短缺、成本大增、集中購買等問題仍然存在,市場供應很難達到平常時期的水平,對此商務部正在抓緊組織推進逐步解決。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措施,王斌表示:一是進一步確保重點地區的供應,繼續發揮九省區市聯保聯供協作機制的作用,指導湖北省武漢市商務部門進一步化解物流微循環不暢的問題,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加強對重點地區生活必需品供應的指導,做好局部地區應急調運的準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協調解決生活必需品市場面臨的物流運輸、員工短缺等突出問題,暢通蔬菜等農產品儲運的外銷渠道,針對人員集中返程需求增加的情況,重點指導大中城市加大生活物資的調運和補庫力度。二是進一步動員企業開門營業,指導各地科學評估、分級防控,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基礎上,盡快組織動員有條件的商貿企業復工營業,增加上崗員工,更大范圍、更高水平地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三是進一步擴大急需的短缺物資進口,增加豬肉進口,充實國內儲備,及時投放國儲凍豬肉。組織開展國內急需的口罩、防護服、防護眼鏡等進口,補充國內急需,服務疫情防控。四是進一步加強市場監測預警。
重點城市葉菜供應問題將逐步緩解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表示,去年冬春以來,各地積極推進蔬菜產業發展,近兩個月來,光熱條件總體適宜,北方的設施蔬菜和南方的露地蔬菜都長勢很好,面積產量都略有增加,供應量充足。從全國看,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預計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約1.7億噸,均比去年同期增加2%左右。預計2月份全國的氣溫總體偏高,利于蔬菜生長發育,且蔬菜生產逐步進入旺季,產量將進一步增加。從主產省來看,“南菜北運”7個省和北方設施蔬菜3個省冬春蔬菜面積、產量都占全國的八成以上,當前的面積產量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所以,生產方面,今年冬春蔬菜生產形勢良好,供應量充足,滿足市場需求關鍵在于抓好產銷銜接。
楊禮勝表示,造成蔬菜供應的結構性矛盾主要有三個原因:綠葉菜的季節性特點、綠葉菜運輸距離短、綠葉菜的貨架期短。當前一些地區受疫情防控的影響,用工緊張,部分菜收不上來,也存在收了運不出去的情況。針對這些問題,農業農村部一是通過各級農業農村的主管部門組織搞好蔬菜的采收工作,指導大城市周邊地區擴大速生葉菜的生產。春節以來,湖北全省蔬菜擴種面積22.68萬畝。二是推動城市周邊主產區就近調運,增加葉菜的供應。武漢市按照每畝100元的標準,激勵搶種速生葉菜10萬畝。三是組織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農技人員,從品種選擇、輕簡省工、速生高效等方面入手,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目前,立春已過,蔬菜特別是葉菜生產逐步進入旺季,通過加強信息引導和技術服務,抓好產銷銜接,重點城市的葉菜供應問題將逐步緩解。
陳達也表示,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主要指導地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產銷對接。主要指導地方特別是城市政府,要組織本地的蔬菜經銷大戶與蔬菜主產地的種植大戶進行對接,簽訂購銷協議,穩定蔬菜的供應關系,保證在應急的時候隨時有菜可供、可調。二是要用好商業力量,發揮好生產流通企業的作用。主要是指導地方政府引導本地的流通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特殊時期,商業庫存應該比平常時期有所增加。同時協調周邊地區的生產銷售企業備好備足相關的資源,以便隨時調往相關城市,通過本地企業和周邊地區企業的內外聯動來保障供應。三是發揮地方儲備的作用。發揮關鍵時期的調節作用,主要指導部署北方大城市完善冬春蔬菜的儲備制度,根據當地的產銷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儲備規模和儲備品種,一旦市場上供應出現短缺,及時組織投放,并且通過向外部的蔬菜生產基地采購等方式及時對儲備進行補充,保障儲備連續的投放能力。
保障肉蛋奶等必需品供應
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孔亮介紹,肉蛋奶是老百姓“菜籃子”必需品,生產和供應都不能出現問題。2019年除豬肉產量下滑21.3%外,其他畜產品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禽肉增長12.3%,牛羊肉增長3.2%,禽蛋增長5.8%,牛奶增長4.1%,生豬生產也在加速恢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畜牧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針對這一問題,農業農村部第一加強市場的供需監測,引導養殖戶穩定生產。第二協調公安部、交通部等相關部委緊急下發了相關通知,推動地方維護正常的流通和生產的秩序,支持飼料企業、畜禽養殖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第三開通熱線電話,回應老百姓的社會關切,點對點進行督促落實,指導地方進行糾正和解決。下一步,將增加畜牧業生產的供給,為疫情防控奠定堅實的物資基礎。
陳達表示,發改委會同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并將繼續著力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處置機制。進一步增加監測的力量,加大監測的頻次,突出重點品種、重點地區,對供應方面的苗頭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置。二是進一步增加生活物資的市場供給。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支持生活必需品的相關企業推進復工復產,奠定市場供應的物資基礎。同時繼續推動大中城市及其周邊的相關骨干企業增加可供調運、可供使用的資源,做好相關城市之間的供需銜接。三是進一步增強持續的調節調運能力,在調節方面,主要是指導各地發揮好當地的大型骨干生產流通企業的作用,引導企業增加重要生活物資的商業庫存。同時針對政府儲備薄弱的品種,指導城市政府制定增儲計劃。調運方面主要是協調督促各地嚴格落實重要生活物資運輸順暢通行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同時著力破解區域范圍之內“最先一公里”起運,以及“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的梗阻問題,提升生活物資調運能力。
楊禮勝表示,農業農村部一是強化督促指導。近期,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印發了抓好蔬菜生產、保障“菜籃子”產品正常流通秩序,做好蔬菜、肉蛋奶等產品穩產保供的3個通知,要求各地落實好“菜籃子”市場負責制,強化調運組織管理,維護生產資料流通秩序,支持企業及早復工。同時,組織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制定發布當前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加強田間管理,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努力增加市場供應。二是加強生產監測與調度,及時調度南方各省露地蔬菜主產區、北方設施蔬菜主產區在田作物生產信息,了解掌握湖北武漢等城市蔬菜和肉蛋奶供應情況,對重點地區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幫扶。近期返程客流增加,將重點關注北上廣等大城市蔬菜供應情況,協調蔬菜生產大省點對點對接,保障生產供應。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時向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反映運輸不暢、運輸難或市場關閉、飼料肥料生產資料運力不足的問題,推動落實湖北省蔬菜發展資金2億元,專門用于緩解湖北省當前蔬菜生產中用工難的問題,指導各地加快落實畜牧良種補貼、畜禽糞污處理等政策措施,推動畜牧業恢復生產。四是積極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組織中國蔬菜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和中國奶業協會等社會組織,調度情況、研判形勢,提出對策建議,倡導開展互助對接,促進本行業本產業穩定發展。
王斌指出,商務部對相關大中城市出現返程可能比較集中、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的情況做了部署。商務部確定了500家重點保供企業,其中400家生產企業,5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20家全國骨干的跨區域的連鎖企業集團,10大電商平臺,以及一部分餐飲企業。這些企業圍繞蔬菜、肉蛋奶、糧油、方便食品等急需商品摸清了庫存情況,初步估算,這些庫存合計可達4萬噸的調出量,一旦哪個城市出現緊急情況,商務部可以會同有關部門立即組織實施。但王斌也表示,“主體責任還得各個地方、各個城市來自己保障日常的供應。”
針對飼料短缺問題,孔亮表示,針對湖北武漢的飼料短缺問題,畜牧獸醫局協調推動湖北省當地飼料企業開工復產,同時幫助解決原料短缺的問題。從目前情況看,湖北飼料短缺問題正在得到緩解。從全國情況看,全國飼料企業開工復產明顯加速。目前全國飼料企業開工率已達50%以上,其中廣東、山東、湖南這些飼料大省的開工率已達70%以上,一些大型集團企業開工率達90%以上。
立春已過,春耕備耕由南向北陸續開始。楊禮勝表示,從農業農村部調度和各地反映的情況看,今年春耕生產形勢總體較好。從夏季糧油生產情況看,冬小麥和冬油菜面積基本穩定,冬麥區苗情長勢很好。從監測數據看,小麥奪豐收有基礎。備耕情況上,種子和農藥供給總體充足,各省備肥情況與常年相當,價格保持穩定。
“豬糧安天下”。豬肉供給和價格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孔亮表示,從生豬生產恢復的形勢看,去年10月份以來,生豬生產開始呈現積極恢復的良好勢頭,能繁母豬存欄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12月末比9月末增長了7%。春節期間生豬生產總體平穩,豬肉價格也沒有出現大的上漲。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部分養豬戶出現了缺料問題,養殖場返鄉人員回程受阻,一些新建和改擴建的豬場大多不能正常開工,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正著力推進盡快恢復正常的生豬生產經營秩序,另一方面,繼續堅持生豬生產恢復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手抓,落實好國務院各項政策部署,統籌做好壓實地方責任、督導政策落實、強化監測調度、加強疫情防控、加快擴充產能等重點工作,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連荷)
                        上一篇:犍為:踐行初心使命 第一書記在戰“疫”一線
                                    下一篇:聚力防疫保生產 天津再推硬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