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21 15:48 瀏覽量:1507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隨著近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企業陸續復產復工,其中餐飲業的復蘇是經濟復蘇的重要晴雨表,對拉動經濟的運行起著關鍵作用。可以說,餐企興,經濟興。然而,在各個餐企陸續復蘇之際,包括海底撈在內一些餐企的漲價引發熱議。
作為國內知名度很高的火鍋品牌,海底撈一直深受消費者青睞。筆者近年來去過幾次海底撈,的確感受到與其他餐飲店的不同:價格實惠、服務優良、環境優雅。毫無疑問,疫情帶給餐飲業、服務業都是沉重的打擊。很多行業,至今還不能復業,其損失更大。當然,餐飲企業終究是企業,企業有自行決定產品價格的權力。不過,不管是出于企業高層決策的失誤,還是有意的危機營銷,這種不合時宜的漲價都有悖于職業操守。此時漲價不但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對品牌的忠誠度,還會影響品牌的信譽度。
疫情重創餐企毋庸置疑。疫情期間,百分之八九十的餐企都遭遇了近100%的營業損失,停業期間不僅顆粒無收,房租、人工工資也需要支付。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行業保守估計月倒閉率超過20%。估計到第二個季度還會有不少餐企倒閉。因此,如何讓餐企起死回生是餐企所要認真思考的。據筆者了解,北京眉州東坡酒樓把危機當商機,開辟了餐飲車下沉到社區售賣,很受社區歡迎。可見,只要急顧客之所急,顧客還是會買帳的。畢竟,民以食為天,餐飲是公眾須臾不可離的高黏度行業。只要有所作為,餐飲業的復蘇將指日可待。(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