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11:28 瀏覽量:1326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記者楊曉晶) “不時不食,順時而食”,早在古代,《黃帝內經》就已提出指導人們順應季節與節氣變化而飲食的生活原則。日前,揚州大學海外惠僑工程中餐繁榮基地推出二十四節氣菜點。這場名為“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創意活動,正是通過美食“在舌尖上創意地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蒲菜漲蛋
二十四節氣在四季中輪回,承載了中華民族的記憶。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數千年以來,二十四節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農業生產與日常生活。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荸薺春卷
美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以美食、環境氛圍為載體,面向世界推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大學海外惠僑工程中餐繁榮基地正積極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中,努力振興中國優秀傳統美食文化。

羊肉燒桂魚
“二十四節氣菜點”正是從不同節氣的氣候特點和時令食材出發,從雨水、小滿、夏至、白露、秋分和大雪等二十四節氣中汲取靈感,創作出符合故事背景的菜品。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院長周曉燕說:“我們遴選的代表性菜肴均以揚州美食為主,全部由中國烹飪大師擔綱制作,聘請專業化拍攝團隊進行視頻錄制,并將作品及時上傳全球中餐繁榮網上課堂,海外國家和地區可以方便欣賞和學習揚州經典美食菜肴。”
上一篇:我國鄉村振興農家宴將會越來越火
下一篇:廣東廣州早茶餐飲業回暖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