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6:02 瀏覽量:13989 來源: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深入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推進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動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張掖市依托“互聯網+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臺,綜合應用“23341”監管機制,持續規范食品批發倉儲配送行為,努力構建“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群眾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和智慧監管新格局。
嚴格“兩方責任”落實,明確食品安全管理總目標。以打造“食安甘肅”品牌為指引,依據甘肅省食品倉儲和食品配送兩個管理規范,嚴格落實食品經營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兩方責任,有效防控食品倉儲配送過程中的風險隱患,著力構建食品流通長效監管機制,確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為“隴上食安”智慧監管樹立總目標。
構建“三位一體”網絡,推行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以“互聯網+隴上食安”為載體,與三大運營商通力協作,通過在食品倉儲物流基地、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批發零售經營場所配備監控設備,搭建起圖像遠程傳輸,進銷存過程監控,產品實時追蹤可查的全覆蓋網絡,利用互聯網、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平臺、手機APP可實時查詢產品信息,構建起企業自律、部門監管和社會公眾在線監督的“三位一體”監管網絡,努力實現主體資格可看,商品來源可溯,配送過程可視,風險隱患可控,信息公開可查,人民群眾可感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從源頭上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應用“三項管理”措施,履行依法誠信經營嚴要求。以智慧監管為抓手,出點支招與排難解困并重,全方位應用可追溯移動終端和圖像遠程傳輸技術,促進批發商提高“電子一票通”出票齊全率,倒逼零售商提高索票準確率,切實解決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追溯難題,整體推進食品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落實到位;以誠信經營為基礎,以日常監管為主線,在促規范上下功夫、在抓落實上求突破,全力以赴抓監管、突出重點抓整治,切實增強食品流通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以風險防控為手段,排查整治食品進、銷、配、存各環節風險隱患,嚴厲打擊虛假標注、倒包再售等違法行為,促進食品安全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現代化精細管理轉變,徹底打消食品經營者追溯不到位、偷機取巧的僥幸心理,將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拉緊“四條縱橫”主線,把牢食品過程監管安全閥。把索證索票作為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的基礎性工作,大力推進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和“隴上食安”追溯系統應用工作。通過探索實施食用農產品“一品一碼”可追溯管理,以網上巡查和記分管理為抓手,綜合運用事前警示、培訓教育、現場核查、責任約談、行政處罰等手段,拉緊織密食品出入庫視頻監控、車載移動追溯終端隨貨出具電子一票通、配送信息適時傳輸、分銷商信息在線追溯可查的“四縱四橫”智慧監管主線。全市各級市場監管機構在運用移動執法監管端APP做好日常監管的基礎上,及時將重點監管信息錄入綜合監管平臺,逐步實現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過程全記錄,監管數據可共享、可分析、可預警,切實把牢食品“陽光操作”安全閥,持續推動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監管的規范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
實現“一個終極”目標,增強群眾食品安全獲得感。“互聯網+隴上食安”工程的實施,把倉儲物流、批發配送單位的經營行為全過程全天候納入陽光監督之下,全面落實了食品安全責任制,通過社會共治和智慧監管,真正做到了現場整潔明亮化、食品分類有序化、倉儲管理透明化、流程科學合理化、打印票據便捷化、食品安全保障常態化,從根本上解決了食品經營單位“懶、散、慢、躲”的痼疾。既實現了“市場主體掌握更全面、風險認知更清晰、市場監管更有效”的智慧監管,又調動了經營者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積極性,實實在在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