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1 14:54 瀏覽量:2599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記者 薛海軍 孫鶴)1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大會聽取政協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內蒙古自治區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王中和代表政協內蒙古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過去的一年,內蒙古聚焦“三大攻堅戰”獻計出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方面,圍繞“推動少數民族聚居貧困地區如期脫貧”“‘三少民族’自治旗精準脫貧情況”開展專題協商和視察;動員全區1.9萬名委員積極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開展了產業扶貧、信貸扶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健康扶貧、界別扶貧、公益扶貧等活動,形成多級聯動、多點發力的工作格局。組織港澳委員赴呼倫貝爾市、阿拉善盟視察精準扶貧攻堅工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按自治區黨委統一安排,主席會議成員多次深入所聯系貧困旗縣,幫助地方理清思路、解決難題,協調各方力量支持脫貧攻堅,圓滿完成了年度任務。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琪琪格在報告內蒙古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時介紹,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緊扣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積極運用提案建言獻策。共收到提案934件,經審查立案889件,立案率為95.18%,其中,政協委員提案635件、黨派230件、團體1件、工商聯23件?!蛾P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的提案》被內蒙古食藥監局采納,重點開展了對網餐服務提供者和第三方平臺監管的檢查工作,對無實體店、未取得許可備案而提供網餐服務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2018年,“天賦河套”“科爾沁牛”等內蒙古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推廣,對進一步提高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美譽度、知名度,助推綠色農畜產品更好地走出去,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產業增強發揮了巨大作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在內蒙古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著力提升烏蘭察布馬鈴薯、錫林郭勒羊、科爾沁牛、興安大米、天賦河套等農畜產品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完善農畜產品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增加優質綠色農畜產品供給。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通遼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孫麗榮,一直關注綠色優質農畜產品直供和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從2018年開始,自治區各級政府對區域公共品牌特別重視。政府高度重視,做好頂層設計,然后把品牌踏踏實實落下去,要靠多部門合力打造”。孫麗榮表示,公用品牌的創建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它的主體是企業,企業要把企業的品牌樹起來,企業的品牌樹立起來以后,社會各界要支持企業,讓企業認證產品品牌。
通遼市屬于內蒙古重要農畜產品地區,近兩年,通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綠色農產品供給。綠色農產品從標準化入手,從2013年開始做農牧業標準化生產,制定標準,養殖業、種植業按照標準生產,多方發力。到2018年末,農畜產品的產出量將近30%都是“三品一標”認證,綠色農產品供給首先保證了數量。
孫麗榮介紹,2019年的工作思路要在綠色農畜產品供給的結構方面做文章,讓“保綠色、保供給”成為核心發力點。通過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將綠色農畜產品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最終讓老百姓實現脫貧致富。(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