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08:42 瀏覽量:11855 來源:成都商報
7月13日,經常在人人樂超市新華店購物、且有保留購物小票習慣的成都市民周先生突然發現,小票上比從前多了“一點”東西。
原來,在超市購物后,收銀員在周先生的收銀小票上蓋上了一個印章,上面書寫有“購物時已確認商品未過保質期”。周先生認為,超市事前并沒有此項規定的公示告知,這個做法屬于主動免責,實際上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此,超市相關負責人解釋,該舉主要是為防范職業打假人以“調包”形式將不屬于超市的過期食品帶入超市。
有無蓋章?
超市相關負責人稱,最近職業打假人特別多,他們的打假不是正規的,而是對商品進行調包和偷換。為避免職業打假人調包商品,導致無法界定商品的情況,便在收銀臺買單時,對小票加蓋印章。
有無提示?
收銀員在小票上蓋章前,未作任何提示,小票背面的印章為“購物時已確認商品未過保質期 新華店”字樣。收銀員在每一位顧客的購物小票上都加蓋了印章,顧客幾乎對此沒有任何察覺。
有無貓膩?
律師表示,小票上加蓋印章的行為,是超市將責任推給消費者,不適當地加重消費者的責任。如果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時間過長,存在舉證困難,加蓋印章的小票,更利于超市方舉證自己沒有銷售過期商品。
顧客質疑
為驗證是該店單方面行為還是其他人人樂超市都有這一規定,7月15日,周先生又在人人樂超市前鋒店購買商品,這一次,購物小票背面卻沒有印章。同一天,周先生再次來到人人樂超市新華店,這回他注意到,在收銀臺結賬時,收銀員在打印好的小票背面蓋上了印章。
對此,周先生認為,超市方此前并沒有相關的公示公告告知消費者,屬于超市方單方面免責的做法,實際上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以及合法維權的權益。
實地探訪
在人人樂超市新華店,每個收銀臺上,都放有一紅底印章,消費者結賬后,收銀員在小票上蓋上印章,沒有消費者對此行為提出異議,有的人甚至沒有拿走小票。
收銀員在小票上蓋章前,未作任何提示,小票背面的印章為“購物時已確認商品未過保質期 新華店”字樣,顧客幾乎對此沒有任何察覺。但人人樂超市其他門店,但并未發現有在購物小票背面蓋章這一行為。
超市回應
“主要是為了防范職業打假,對其他的(顧客)倒是沒有什么。”人人樂超市新華店客服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因為最近超市遭遇的職業打假人特別多,他們的打假不是正規的,而是對商品進行調包和偷換。為避免職業打假人調包商品,導致無法界定商品的情況,便在收銀臺買單時,對小票加蓋印章,商品銷售之后再拿回來說過期了,超市是不承擔責任的。“我們在廣播里也有提示,半小時播放一次,讓大家注意保質期和收好購物小票之類的。”該負責人表示超市已經做到了告知義務。
人人樂超市成都片區負責人譚先生解釋說,在超市醒目的位置都貼有溫馨提示:“本商場拒售過期商品,若你有發現請告訴本商場的員工”,這也是為給顧客提供優質的商品。加蓋公章的行為,是和顧客確認(檢查商品保質期),也是為顧客的安全和健康考慮。同時,也因為職業打假人“調包”行為,和消費者共同確認商品有沒有過期,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種保護。
譚先生還表示,全市的人人樂超市都有該舉措,是在三個月前開始的,并需要對未采取該舉措的超市服務質量進行考核。
律師說法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秀認為,超市對所銷售商品是否過保質期,具有實質性的審查義務,消費者沒有義務去審查和確認,(在小票上加蓋印章的行為)是超市將責任推給消費者,不適當地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而消費者通常都不會去注意商品小票上的提示,如果消費者回家后才發現商品過期,(即使加蓋了印章)也不能免除超市的責任。
四川及第律師事務所律師邢連超認為,超市在收銀小票上加蓋“確認未過保質期”的印章,那么在結賬前,雙方就應該對銷售商品進行現場確認,避免將來產生糾紛,如果沒有確認行為,直接加蓋的話,作為經營者來說,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一般而言,通過購買商品時的購物小票、購買日期,與商品的保質期進行對比,在購買后是可以發現商品是否過期。如果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時間過長,存在舉證困難,加蓋印章的小票,更利于超市方舉證自己沒有銷售過期商品,消費者需要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