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8 09:21 瀏覽量:1592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8月7日,商務部發布了關于修改《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點擊查看全文),意見稿中,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品種排除了原有的豆油、菜籽油、棕櫚油品種,而小麥、玉米、大米等品種則在定義上進一步明確了適用配額管理的范圍。
據悉,現行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點擊查看全文)第三條規定,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品種為:小麥、玉米、大米、豆油、菜籽油、棕櫚油、食糖、棉花、羊毛以及毛條。具體品種及稅目另行公布。
而意見稿將這一條修改為“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品種為:小麥(包括其粉、粒,以下簡稱小麥)、玉米(包括其粉、粒,以下簡稱玉米)、大米(包括其粉、粒,以下簡稱大米)、食糖、棉花、羊毛以及毛條。實施關稅配額管理農產品相應的稅目及適用稅率另行公布。”
據新華社8月5日報道,由于日前美國宣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3日后新成交的美國農產品采購暫不排除進口加征關稅,中國相關企業已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品。
根據全球貿易統計系統的數據,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影響,美國大豆對華出口由2016年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2.3%,下降到2018年的17.9%。
據海關統計,1-4月,中國進口大豆2439萬噸,下降7.9%,進口美國大豆431萬噸,同比下降70.6%;同期,中國自巴西進口大豆1549.6萬噸,同比增長46.8%;自阿根廷進口215萬噸,同比增長23倍。
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農業農村部預計今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超過1.3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多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