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09:17 瀏覽量:2080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為深入貫徹《關于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的通知》要求,今年以來,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管局以“運河平安共同體”建設為抓手,全面構建“保健”市場亂象整治多元共治模式,聯合拱墅區公安分局等部門和各街道,開展“保健”市場亂象整治行動。
拱墅區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隊長朱浩指出,“保健”市場的亂象之所以會長期存在,原因無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保健品的銷售模式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騙性,難以被監管部門實時發現;另一個是監管部門之間缺乏協作和統一的法律法規支撐,從而導致亂象長期存在。在今年開展整治行動后,“保健”市場亂象受到嚴厲打擊,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朱浩介紹,多元共治指的是拱墅區屬地街道與各市場監管部門配合,跳出部門監管缺少群眾基礎的局限,以街道網格為載體,進行“保健”市場亂象的摸排和宣傳。同時,聯合公安部門對涉案人員進行備案、協助檢查工作;聯合民政部門,重點檢查老年人集中的場所,開展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工作;聯合衛生健康部門落實義診備案,減少發生借由義診活動開展會銷的情況。
整治行動開展至今,拱墅區10個街道全面建立三級“四個平臺”監管網絡,對193條道路223家公司、358家個體從事保健品經營的單位進行了核查,共發現寫字樓、沿街店鋪的食品、器械會銷點29處,現場沖擊保健品大型會議3處,對28家涉嫌違法的單位予以立案查處,目前已結案25起、罰沒款79.87萬元,為消費者追回現金購貨款13萬余元。

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保健品
9月,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十起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相關典型案例,其中,拱墅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杭州億健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保健食品違法會銷案就是其中一例。“這件事發生在今年3月,當時是通過社區摸排報告到轄區的市場監管所,再報給局里的稽查大隊。我們聯合了拱墅區公安分局、街道、社區,4個部門到現場進行檢查,固定證據,責令涉案當事人立刻停止違法行為。”朱浩說。
朱浩表示,經過一系列的深入調查,涉案當事人預先將會銷活動宣傳單通過街頭發放、報箱投遞等方式進行宣傳。消費者收到宣傳單上的預留聯系方式,主動聯系涉案人,方告知其獎品領取的具體時間及地址。待消費者上門領取獎品后,涉案人以開展講座的方式介紹其所經營的產品。現場還通過患有“癌癥”的病人現身說法等方式,把該公司銷售的僅為免疫調節、抗疲勞的“蟲草菌絲體片”夸大宣傳為能有效改善老人的失眠、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對癌癥有一定的功效。
“調查之后,我們發現他們的產品出廠價是100多元錢一份,最終售賣給消費者是6000元錢一份,利潤驚人,我們責令涉案人現場給消費者退款13萬余元,罰沒款36萬元。”朱浩說。
拱墅區市場監管局于9月對前期工作進行階段性的歸納和總結,明確拱墅區各街道必須有效建立“街道—社區—網格”的三級網絡治理體系。同時,要求各街道在整治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量化,將根據任務到位情況、后續是否有效處置、排查力度等對工作進行考核,未完成會扣分,若有創新做法則予以加分獎勵。
“保健品會銷具有流動性,經常會跟我們監管人員打時間差,他們會規避監管人員的上班時間,在非工作日內進行會銷,即使我們加班,查處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就借助‘城市眼云共治’的攝像頭,來智能監管保健品會銷現象。”朱浩說。
他指出,“城市眼云共治”是通過摸排確定有會銷嫌疑的街道點位,把這個點列入重點檢查范圍安裝上智能攝像頭,攝像頭根據該點位聚集的人數來自動觸發報警信息,屬地的市場監管所收到信息后啟動本街道轄區的處置力量,若發現證據就當場固定證據并予以行政處罰,反之,則通過不間斷的排查處置,來擠壓該點的會銷活動。
目前,小河街道已經通過這一平臺發現3例保健品會銷案件,取得良好的成效。之后,“城市眼云共治”將在全區全面鋪開,最終把轄區內的10個街道都納入動態監管。
“后續,我們將聯合公安分局,積極探索會銷‘灰名單’,對有會銷行為的犯案人進行備案,增加他們進行會銷活動的難度。同時,聯合文廣旅體局,介入調查旅游‘老齡團’是否有會銷的可能性,創新‘保健’市場亂象的管理新舉措。”朱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