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08:55 瀏覽量:16052 來源:中國名酒莊
中國名酒莊網 “夫其山川之秀,文明之靈,融而為瓊漿,結而為酒道。瓊漿凝天地之精華,千古飄香;酒道聚人文之魂魄,萬載流芳。”中國酒道賦寥寥數語道出酒文化之妙。多年研究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白酒市場、中國酒文化的資深專家楊柳先生,醉心酒道,用經驗和學識助力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
近日,中國名酒莊團隊走進楊柳先生的酒道館,感受他對中國酒、中國酒莊內涵與未來發展的觀點與見解。
中國酒莊:五個中心體現多元文化
酒莊模式已經是中國白酒發展的必然趨勢,楊柳認為,從酒坊到酒莊,中國白酒已經從單純的農耕產品轉化為工業品。作為舶來品,中國酒莊要走特色、差異化之路,具有自己的文化內涵。
在楊柳看來,真正的中國酒莊形態可以歸結為五個中心:高端、小眾、稀缺的白酒體驗定制中心,品牌原酒孵化中心,酒文化推廣促進中心,地理品牌創意中心,三產互動演進中心。打造白酒體驗定制中心,酒莊具有地域性,是不可復制的;打造品牌原酒孵化中心,由生產資料原酒轉化為商品原酒,再到金融原酒,酒莊能夠保證原酒品質,為品質背書。酒莊原酒大大增值,和市場上的普通原酒存在本質區別,具備品牌感和品質性。
成都平原這一帶的酒以前就是商品原酒,而在邛崍,大部分原酒都是賣給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做成瓶裝酒。那能否將原酒直接作為商品原酒出售呢?楊柳認為這是可行的。因為成都原酒生產量有限,但擁有巨大市場,能夠實現商品原酒的轉變;然后再將原酒作為金融產品,實現金融原酒的轉變,讓其增值。
如何打造酒文化的推廣促進中心?楊柳表示,有了酒莊這個載體,酒文化的呈現方式就能多種多樣。“中國酒道有九個道——美酒之源、釀酒之技、賦酒之篇、容酒之器、飲酒之道、品酒之藝、敬酒之禮、祭酒之儀、體驗之妙,每一方面都不可或缺,可以全面展示酒文化。”酒莊在交互過程中促進酒文化的生成,也將不斷完善和豐富酒文化。
此外,酒莊也是地理品牌創意中心和三產互動演進中心。酒莊豐富地理產品,從而培育消費美譽度和忠誠度;促進農業、工業、旅游業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聯接互動。“通過酒莊體驗建設酒品牌,發揚酒文化,中國酒莊要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楊柳如是說。
成都:借力優勢打造酒莊旅游集群
打造酒莊旅游區是當前白酒企業橫向一體化拓展、實施全產業鏈經營戰略的重要措施。酒莊旅游是白酒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對于白酒產業高端發展的意義重大,打造酒旅融合產業,需要綜合考慮人口流量、消費實力、旅游資源本地、城市區域地位等諸多因素,在這個意義上就需要重新審視成都之于川酒文化傳播的重要地位。
他提到,酒莊本質是一種體驗經濟。要具備互動性、參與性,給消費者帶來美景等視覺享受,以及娛樂體驗;要具有知識性、趣味性,讓消費者從中受益;尤為重要的是,能讓消費者還原身心,遠離喧囂,找到美好生活的感覺。
楊柳建議,依照成都白酒產業在邛崍、大邑、蒲江的既有布局,充分發揮穿境而過的國道318線這一不可復制的旅游本底優勢,為其賦予酒文化內涵,打造酒莊旅游集群。在成都本地酒企積極布局的基礎上,鼓勵國內外其它產區各大酒企在此打造品牌酒莊,共同將這一地區打造為世界級的酒文化傳播集群,文化賦能,助力四川白酒產業三產融合發展。
白酒產業:文化生產力至關重要
四川是盛產白酒的大省。楊柳在2010年出版的專著《產業空間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基于白酒產業的分析》中說,2010年,四川全省規模以上白酒制造企業首次實現千億產值,白酒產量增長到200萬千升。全國人民一年喝掉的白酒,有1/4產自四川。研究白酒產業空間集聚與擴散的內在機制和運動規律,對于地區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他認為,要放大產業集聚的積極效應,就要在完成“物理組合”初級形態后實現高端要素的“化學聚合”,以人才為核心形成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人的要素與物的要素的有機結合、各種要素的良性互動、各種資源的高效整合,以推動產業升級和區域發展。
他強調,在產業的空間集聚中,文化生產力是“黏合劑”和“創新源”。產品中注入的文化內涵越豐富,品牌的文化含量越大,產品附加值就越高,市場競爭力就越強,消費者忠誠度就越高。酒文化是中國白酒的靈魂,酒莊發展離不開酒文化,全面普及酒文化知識任重而道遠。
建樹豐碩:助力白酒產業發展
楊柳是學者型經濟專家,是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后),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成都市酒業協會副會長,他長期致力于區域經濟、產業集群、中國酒業營銷及中華民族酒文化的研究,先后出版《城鄉統籌背景下的產業互動研究》、《中國歷代賦酒詩詞鑒賞》、《中國名酒鑒賞》、《產業空間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報告》、《四川白酒產業發展報告》等專著10余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策劃了“中國酒道研究專家委員會年會”“中國十大最具增長潛力白酒品牌”“中國最大白酒原酒基地”“中國生態食品建設基地”“中國傳統白酒原酒生產基地”“四川八大原酒”等重大項目,對推動區域經濟及行業發展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對于推動白酒行業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最近十年,每年都有關于白酒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或政協提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
近期,由楊柳牽頭撰寫的兩份報告:《關于將“中國白酒四川盆地產區”整體打造成為“世界最大蒸餾酒優勢產區”的建議》;《關于發揮成都區位優勢引領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
楊柳先生提出的“四川應強化‘中國白酒四川盆地產區’概念,充分發揮川酒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增強聚合優勢,實現川酒的全面振興和發展”,以及“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應著眼于構建‘一干多支’新格局,即成都需要積極發揮出主干作用,高水平集聚集成轉化白酒產業高端戰略資源,增強對全省其他白酒產區的引領輻射帶動,高水平打造成為四川白酒產業‘主干’,進一步帶動其他產區板塊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足見其對白酒產業“家底”的了解,對產業發展所付與的真切情懷與智慧。(名酒莊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