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15:39 瀏覽量:1204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從家電到凍品,從直營到區域代理,楊國峰在每一次轉變中,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幾年間,他公司的銷售額翻了幾番。注重產品,下沉終端,順應趨勢轉型餐飲,楊國峰就是付諸實踐并堅守到底的那個人。

跨界入行,選準路子全力奮戰
提到在凍品行業馳騁10多年的楊國峰,很難想象他是做家電出身的。
2002年之前,家電市場一片向好,他的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而彼時河南人均年收入2萬元左右。盡管日子過得不錯,他卻沒安于現狀,想到與其打工,還不如自己單干。
但之后問題隨之凸顯。家電零售業的市場空間被不斷瓜分,對楊國峰來說,生意根本就做不下去,所以一年便草草收場了。
這時,恰逢楊國峰的一個朋友在商丘做凍品,兩人無意間聊到這個行業。對比家電,他覺得凍品很不一樣,有機會做大。于是,他毫不猶豫地轉行,在2003年初進入思念,背井離鄉,單槍匹馬直赴福州做區域直營。
現在回頭看被電商強烈沖擊的家電行業,楊國峰的那次勇敢跨界,可謂頗具遠見。
在接下來的六七年間,思念在福州地區的體量,由一年600萬元直達5000萬元。按說這個成績已經證明楊國峰是“選對路子進對門”,可他決定離開回家。
無巧不成書,福建天清食品的老板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經過幾番思量,已逐漸明晰自己發展方向的楊國峰,決定承擔河南區域的代理業務。
于是,2009年楊國峰回到家鄉,又翻開了事業的新篇章。
只做好產品,終端為王
雖說當時在凍品行業闖蕩了六七年,但在楊國峰看來,當自己真正開始挑大梁放開干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剛起步的時候,品牌沒有沉淀,渠道也沒徹底打開,很多大廠家都不愿意跟我們合作。”楊國峰說。即使這樣,他也沒有退而求其次改走低端路線,而是堅守自己的原則——只做好產品。
“身處食品行業,還是要做點有良心的東西。更何況只有好產品,才能持續增長。”楊國峰說。
除了堅持高端產品,楊國峰還不斷拓展產品品類。在基礎的火鍋丸子之外,他還有燒烤類、油炸類等調理品。“服務客戶,產品當然要全。你把客戶想要的產品都握在手里,客戶不就在你手里了?”
事實證明他的思路是正確的。他所代理的品牌年利潤都呈良性增長,公司銷售額每年能翻番。
如今產品升級已成大趨勢,楊國峰也曾考慮通過定制滿足消費需求,但很快又否決了這種想法。“我們沒有生產資源,產品交給別人做的話,品質決定權不在自己手里。火鍋料和調理品本就對工藝要求比較高,再說三四十種單品是很難把控質量的。”
嚴苛把控產品只是第一步,終端為王的理念也被他實踐到了極致。“剛起步的時候,我們只有5個業務員。大家把精力集中在市區,專注終端,先服務好這塊兒。”他坦言,80公里以內的區域,都是自己的物流和人員一家家去跑。
終端鋪貨不是什么輕松的活兒,可無論過程如何艱辛,楊國峰仍帶領團隊精耕細作。“你不要小看那些不起眼的街邊小店,它們大概每年能拿10萬塊錢的貨。目前,我們在鄭州有幾百家小終端,這個體量不可小覷。”
轉型餐飲,拓展新領域
行業洗牌期已然來臨,廠家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對于未來很多人不免有些迷茫。楊國峰認為,批發商會越來越難做,要么專注終端,要么服務廠家。
批發逐步落寞,終端始終堅守,楊國峰有個新打法——轉型餐飲。“我打算開兩家店用來展示,最終目的是專注最擅長的供應鏈。”楊國峰早已注冊了兩個品牌,開始著手準備小餐飲的運營工作。
餐飲企業特別是快餐類企業,很多都需要定制化、標準化產品,所以很多餐飲企業會與食品生產企業直接合作。“只要有一個成熟的模式,復制是件很簡單的事。尤其是,在給它們提供原料、人員、技術支持時,也能增強我們與這些餐飲終端的黏性。”
除了轉型餐飲,早在“凍品B2B”這個詞剛問世的時候,楊國峰就已經開始和凍品電商平臺合作了。“凍品做電商是趨勢,我很看好也相信凍品電商平臺有一天會像天貓、京東那樣,實現爆發式增長。”
上一篇:電商醞釀“草莓大戰”
下一篇:《中國團餐行業供應鏈發展研究報告(2019)》發布5500億市場大“蛋糕”,呼喚實力玩家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