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12:42 瀏覽量:1340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分會主任委員 王延平
膳食纖維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植物性成分,也是人體健康基本的營養素。如果全民膳食纖維保持足量攝入的目標,再加上“三高食物”的平衡控制和適量運動,則營養失衡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可以在現有基礎上至少降低80%以上。
自2018年“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2019年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同期成立了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并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隨著工業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和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為居民主要疾病,其中家庭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為積極有效應對當前突出健康問題,制定出臺健康中國行動有關文件,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順應國際趨勢、履行國際承諾的重大舉措。
膳食纖維是人們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植物性成分,也是人體健康基本的營養素。在傳統的“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養生理念中,幾乎都包含了膳食纖維。國內外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大量研究證實,慢性病的高發與食物過于精細化(高熱量)密切相關,而精細化的飲食普遍缺乏膳食纖維。
受益膳食纖維產業發展,發達國家慢性病減少
歐美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興起了膳食纖維的研究開發與應用高潮。20世紀60年代,英國爆發了慢性病,隨后率先開始對膳食纖維進行研究;以美國為代表的膳食纖維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后來居上,美國最早成立了膳食纖維協會(USDA),20世紀70年代,以大豆纖維、小麥纖維為代表的天然植物纖維提取技術在美國陸續取得成功;20世紀80年代,美國開始將膳食纖維作為一種功能性食品配料用于食品工業,并制成各種各樣的添加膳食纖維的糕點、乳制品、果醬、飲料等高纖維食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2009年,美國高膳食纖維類產品的年銷售額已超過500億美元。
日本是對公眾營養最為重視的國家,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廣,很多營養素及功能性食品在日本快速發展。在膳食纖維的發展上,日本政府批準設立了“全國纖維日”,以吸引媒體和公眾的注意。目前日本已有100余家知名的食品公司推出帶有特殊纖維標志的產品,纖維糖、食物纖維啤酒、纖維還原大米、高纖維面粉等應有盡有。
歐美、日本等國近年來已將膳食纖維食品作為腸癌、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主要食品,大部分面制品中如面包、面條和饅頭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一定量的膳食纖維,高纖維主食已成為人們補充膳食纖維的主要途徑,其消費需求正以每年10%以上的強勁速度增長。發達國家在發展膳食纖維產業的同時,大大減少了各種慢性病的發生,也減少了公共衛生和社會保障的壓力。
由于膳食纖維在解決慢性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歐美和日本膳食纖維產業的迅猛發展。目前,全球大型的膳食纖維制造企業仍然以歐美和日本為主。
發展膳食纖維產業可阻擊慢性病
膳食纖維產業既屬于食品工業,也是大健康產業的一部分。膳食纖維產業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上,它還是居民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潤滑劑。
膳食纖維對老齡化問題的意義重大。目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并且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形勢比較嚴峻,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備受關注。
老年人由于咀嚼和消化功能下降,一般膳食比較精細,食物纖維的含量很低。因此,通過科學的工藝提取食材中的膳食纖維并且添加到老年食品中是十分有意義的。研究和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食品,要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遵循老年人的膳食原則,重點發展低鹽、低脂、低能量、高膳食纖維的食品,以減少老年人營養性疾病的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膳食纖維將成為老年食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一是在解決老年人便秘的問題上發揮作用;二是在控制血糖方面不可或缺;三是幫助老年人控制體重。
發展膳食纖維產業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慢性病的高發。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因富裕而帶來的營養代謝失衡性疾病的爆發,引起了我國全民健康狀況的惡化。由于飲食中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攝入量的提高,我國肥胖人群急劇增加,超過2億人。據調查,我國約有4000多萬女性和8000多萬老人長期受到便秘的困擾,2億多的高血壓患者、1.6億血脂異常者、1.14億糖尿病患者,血糖異常的潛在患者在3億以上。每年因富貴病所導致的醫療費用將近1萬億元,已經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指出,我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明顯不足。
根據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分會調查顯示,在我國的一線大城市如上海、廣州,市民的膳食纖維攝入量與營養學標準相比,每日的缺失達到了65%—70%,而在全國城鄉統計分析的個人平均缺失率,也達到了約50%左右。如此大量的缺乏,是引發“富貴病”的根本原因之一(三高食物、缺少運動、膳食纖維缺乏,被視為三大根本性原因)。從權威專家的論述中,可以看到膳食纖維保健功效的顯著性。對應我國全民健康現狀與需求,可以充分證明,膳食纖維具有促進全民健康的巨大社會價值。根據分析研究,如果全民膳食纖維保持足量攝入的目標,再加上“三高食物”的平衡控制和增加適量運動,則營養失衡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可以在現有基礎上至少降低80%以上。如此巨大的全民健康的社會價值,是膳食纖維產業化發展戰略與美好前景的根本所在。
發展膳食纖維產業有利全民健康
近年來,我國居民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個別地區如上海、北京等已經超過80歲。但是真正的“健康壽命”卻并不長,大多數人的長壽是帶病長壽,其生活質量和品質都比較低。另一方面,我國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兒童和青少年肥胖比例不斷增大,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在少年兒童中時有發生。
整體來說,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尚處于較低的階段,大眾對膳食纖維有利于健康的認識較少,在實現全民健康的目標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膳食纖維是完全具備普及價值的一種營養元素,大力發展膳食纖維產業,把膳食纖維應用在居民的各種日常消費品中,將是推動全民健康的一個有效手段。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許多膳食纖維原料都改善了固有的不良口感,更加適宜添加到各種普通食品中。纖維鹽、纖維食用油、強化纖維面粉等各種主食食品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突破。膳食纖維有利全民健康已經是世界公認的科學結論。未來20年內,膳食纖維必將因其強大的需求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