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4 11:07 瀏覽量:3026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防控一線的“逆行者”,全國各地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與時間賽跑,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擔當,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
他們深入集貿市場,查禁野生動物交易,根除污染源頭;深入醫院藥店,檢查防控用品,保障市場供應;深入飯店餐館,落實防疫措施,消除傳染隱患;深入企業工廠,督促防疫用品生產,確保高效產能。他們檢查流通渠道,打擊囤積居奇,嚴查商品質量,發布消費警示,盡全力平抑物價、維護百姓權益。

浙江
隨著復工復產企業的不斷增加,集體用餐配送需求量將快速增長。為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最大限度滿足復工復產后社會對集體用餐配送的需求,同時確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維護正常的供餐秩序,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印發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對臨時團餐配送實施備案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對疫情防控期間臨時團餐配送實施備案管理。
《通知》指出,符合基本條件并已批準復工,單餐配送數量超過200份或單餐向同一訂餐對象配送數量超過50份的餐飲單位,向屬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提出臨時團餐配送備案申請,并簽署承諾書,經屬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審核同意后,予以備案并發放臨時團餐配送備案證明,臨時團餐配送備案證明有效期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解除當日。
《通知》還明確了從事臨時團餐配送的餐飲單位,應持有有效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且食品安全量化等級B級及以上。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配備口罩、測溫儀、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用餐質量和安全。
對于人員,要求嚴禁按規定需居家觀察或有發熱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從業人員上崗;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崗位從業人員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規范從業人員晨檢、早晚兩次測體溫并做好記錄;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佩戴口罩進行加工制作和服務,并定期更換;加工操作前、操作中規范洗手消毒,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崗位從業人員佩戴手套操作;加大對從業人員疫情防控知識培訓,確保員工掌握防護知識和預防措施,全面執行個人防護。
《通知》要求,嚴格落實食材采購、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規定,做好進貨臺賬登記;禁止采購、飼養和現場宰殺活禽;禁止采購、經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禁止采購、使用未按規定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禁止采購、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動物肉類及其制品;禁止采購、使用過期、腐敗變質食品原料;禁止使用沒有獲得生產許可的一次性餐具。
關于加工,《通知》要求利用現有的食品專間(冷菜間、水果間等)或設置專用操作場所進行配餐打包,并定期對專間、專用操作場所進行空氣消毒;每天對操作場所、設施設備等進行消毒,保持場所通風換氣;嚴禁加工冷食類、生食類、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當餐加工當餐配送,嚴禁配送隔餐隔夜食品;菜肴每樣留樣125克,留樣時間48小時,做好留樣記錄。
關于配送,《通知》要求配備運輸車輛以及保溫箱等設施,數量滿足供餐和周轉需求,運輸車輛和保溫箱等每天進行清洗、消毒;控制送餐距離范圍,單餐最大配送量由屬地監管部門根據餐飲單位規模、供餐能力等進行核定。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臨時團餐配送單位的日常監管,加大巡查力度,對發現在運營過程中有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立即停止其團餐配送。 (陳小明)
寧夏石嘴山
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寧夏石嘴山市市場監管局在對肉及肉制品專項檢查后,理出其中首要風險點,緊盯燒雞烤鴨鹵肉店,開展了第二輪專項突擊檢查。
為方便基層執法人員高效開展檢查,石嘴山市市場監管局總結出七查工作法,專門用于燒雞烤鴨鹵肉店的現場檢查:一查小作坊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證明,是否發熱咳嗽;二查是否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確保肉類產品可追溯;三查所采購的雞、鴨等是否具有“動物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四查加工過程是否確保食品燒熟煮透;五查是否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六查工器具及加工場所是否進行消毒滅菌,售賣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觸食品;七查是否生產加工、銷售野生動物。
七查法大大提升了基層執法人員的檢查效率。兩天時間,執法人員檢查了石嘴山市已開業燒雞烤鴨鹵肉店26家,對個別鹵肉店存在的不按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的行為,執法人員給予當場糾正。通過密集檢查,杜絕了燒雞烤鴨鹵肉店使用來源不明的食材。
執法人員一邊執行檢查任務,一邊當起了防疫知識宣傳員,一些偏遠地區的食品小作坊經營者對疫情知識了解較少,執法人員耐心地向他們講解“什么是新冠肺炎”“為何要把口罩戴嚴實”“群眾為什么不能聚集”等相關知識,并要求食品生產經營戶定時對經營場所、運輸車輛開展消殺工作,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并阻止顧客聚集,倡導小作坊誠實守法經營。 (張宏沛 何香蓮)
海南海口
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海南省海口市食品安全,海口市市場監管局嚴把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三關”,多舉措力保食品安全。
該局近期施行食品生產企業復產復工備案登記制度,執法人員通過微信群、電話溝通等方式,提前告知食品生產企業復工流程,摸清復產復工企業底數,對已批準復工的食品生產企業,第一時間安排現場檢查,督促企業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加強生產加工過程管控和疫情防控,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該局把大中型超市列入每日必查對象,嚴控進貨查驗、記錄落實、散裝食品防護及標簽落實情況,杜絕問題食品流入超市,指導各大中型商超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基本要求,做好人員管理和環境消毒,提示顧客佩戴口罩。截至目前,共檢查超市3792家。
海口市市場監管局加強餐飲服務單位的排查檢查,嚴格實行暫停供餐服務,嚴防聚集性用餐帶來的傳播風險。針對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為復工企業工人提供餐飲服務的各類食堂以及提供網絡訂餐的餐飲單位,督促其嚴把食品采購關,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落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做好環境衛生以及消殺工作,嚴格實行分餐制。截至目前,該局共檢查餐飲經營者4887戶,全市餐飲單位按照要求共取消宴席543桌,涉及人數5083人;全市15000家餐飲店,恢復營業的商家約有五分之一,基本不提供堂食服務,以提供外賣的方式維持經營。
同時,該局還加強農貿市場的檢查力度,全面禁止在農貿市場宰殺銷售活禽,在各農貿市場顯著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公告。截至目前,海口市主城區內46家設置有活禽銷售和宰殺區的農貿市場已全部暫時停止活禽銷售、宰殺。 (李雙)
青島嶗山區
為提高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水平和疫情防控能力,提振消費信心,助力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多舉措規范網絡餐飲。
該局制作的5萬張“食安封簽”近日正式啟用。首批制作的“食安封簽”采用紫、綠、藍、紅、黃5種醒目顏色、不干膠材質印制,上面標有“嶗山市場監管”公眾號二維碼和卡通形象“安安”圖樣,用于密封外賣包裝。封簽一旦撕開就會損毀,消費者可以憑借封簽的完好程度,判斷自己的外賣在配送過程中是否被打開過,封簽不完整可拒收。
收到疫情防控命令后,嶗山區市場監管局立即制發《疫情防控期間餐飲食品安全預案》《致嶗山區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告知函》,明確網絡餐飲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督促其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
該局擬定《外賣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4點建議》,通過公眾號和餐飲微信群轉發,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和規范外賣企業加強防控,保證食品安全。
該局對美團和餓了么平臺嶗山片區負責人以及騎手負責人進行了專項約談并簽訂責任書,要求切實履行第三方平臺義務,協助做好網絡訂餐的疫情防控工作。平臺要加強對騎手的疫情防控管理,加大對“食安封簽”的投放使用力度,鼓勵商家設計使用個性化食安封簽。建議推廣外賣“安心卡”,記錄菜品制作人、裝餐人員以及送餐騎手的體溫檢測記錄,“一卡一簽”與餐食同步配送,給外賣上一道“雙保險”。
緊急下發《關于立即開展外賣餐飲單位疫情防控大檢查》等系列檢查要求,明確在對外賣企業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同時,重點對疫情防控情況,如從業人員、騎手的測溫、環境的消毒、配送餐箱及送餐車輛的消毒、“無接觸”取餐送餐等加大檢查力度,嚴防外賣過程交叉感染。 (侯丹 王興)
陜西咸陽
為及時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力度,陜西省咸陽市市場監管局在原有隨機抽檢食品安全的基礎上,迅速組織展開全市食品監督抽檢和快檢工作,嚴控群眾采購食物源頭風險,全力守護廣大群眾“舌尖上安全”。
隨著近期復工復產的人流量不斷增大,食品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大。咸陽市市場監管局主動作為,立即對全市食品快速檢驗檢測工作進行重新部署,確立了以市局總攬、縣市區局為主體、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及“興武、乾禮永、彬長旬、涇三淳”四個分中心“一干四支”為技術支撐的食品安全抽檢快檢工作格局,力圖通過對全市范圍內所有復工復產的餐飲行業、農貿市場、超市、居民小區蔬菜配送點銷售的蔬菜水果、米面制品、肉制品、水產品等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全面覆蓋,進行抽檢和現場快檢,確保市場供應的蔬果糧油安全可靠,無農獸藥殘留、無甲醛、二氧化硫、吊白塊等非法添加,確保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快檢工作視頻部署會后,咸陽市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張文軍多次前往各快檢現場進行督導檢查,要求各縣區局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把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放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最前沿、主陣地,加大對消費集中和風險程度較高的品種的快檢力度,增強快檢的靶向性、針對性,為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把好關、站好崗。
咸陽市各縣區局立即響應,積極聯合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扎實開展食品快檢工作。秦都區局多方協調,對全區便民蔬菜配送點、小型超市、水果店進行摸底調查,不漏一處,進行快速檢測;渭城區局著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食品安全快檢為著力點,織牢了疫情食品安全防護網;彬州市局主動服務群眾“菜籃子”,每天安排檢測人員,對全市12個便民蔬菜銷售點進行快檢,做到日監測、日公示;興平局以全市農貿市場、超市為重點,開展快速檢測;長武、旬邑、淳化局堅持每天清晨對沿街蔬菜門店、蔬菜供應直銷點開展農藥殘留檢測;為防止菜農違規使用催熟劑、催紅劑,濫用農藥,禮泉、武功、涇陽、三原局堅持每天組織檢測人員對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進行食品安全快檢。全覆蓋、多點位、多種類、多頻次的現場快檢,較好保障了咸陽市復工復產后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的食品質量安全。
咸陽市市場監管局在充分發揮檢驗檢測技術優勢,做好保供、穩價的同時,結合日常監管,對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訴舉報案件,第一時間進行快檢篩查,快速處理。截至目前,全市出動各級各類檢測人員150人,快檢車輛13臺,對蔬菜、水果、米面油等食用農產品抽檢了200余批次。
下一步,該局還將持續強化食品快檢應用,加大全市食品供應檢測力度,多措并舉、織密織牢咸陽食品安全防護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繼續保駕護航。
(陳歡 陳晨)
河北景縣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市場監管局重點加大對農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藥店等經營場所的監管力度,壓實人員密集場所市場的主體責任,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實現了穩市場、穩物價、穩人心。
強化市場監管,保障民生所需。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單位、藥械經營單位進行全面執法檢查,做到轄區無死角、全覆蓋。重點檢查糧油、果蔬、生活日用品、防疫用品等與人民生活和疫情防控息息相關的產品,并實行監管人員分片包企制度,做到企企有人管、人人有責任,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密切關注糧油、蔬菜、肉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價格動態,實行每日監控。截至目前,共檢查各類商超476家、農貿市場35家、餐飲服務88家、食品生產企業2家;檢查藥品零售123家、藥品使用單位6家;檢查醫療器械經營單位41家、醫療器械使用單位6家。共發現問題商超及單位28家,已責令限期整改。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