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15:40 瀏覽量:14209 來源:中國科學報
如今,成群的蝗蟲正在東非、亞洲和中東蔓延,威脅著糧食供應和生計。在政府和科學家努力控制這些昆蟲的同時,至少有2000萬人處于危險之中。
在肯尼亞,一個異常大的蝗群占據了2400平方公里的面積,這比美國紐約市的3倍還要大。蝗群通??烧紦?00平方公里。即使是這樣的規模,它們也能容納40億至80億只蝗蟲,其吞食能力至少相當于350萬人一天的食量。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呼吁提供1.38億美元緊急資金,其中一半用于支持受蝗災影響的社區,另一半用于遏制蝗蟲的蔓延。同時,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好的監測來預測蝗蟲的移動和生長,并且需要合成化學殺蟲劑的替代品,以便在蝗蟲大量繁殖之前攻擊它們。
沙漠蝗蟲分布在世界上65個最貧窮的國家,通常在西非和印度之間的沙漠中過著孤獨的生活。它們在雨季后繁殖,因為其需要潮濕的土壤產卵。但是當降水特別多時,種群數量就會迅速增加,導致出現大量蝗群。
目前的蝗災暴發與2018年的氣旋、2019年底的溫暖天氣以及罕見的暴雨相吻合。2020年初,在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發現了大量蝗群。從這里開始,災情迅速蔓延到肯尼亞、烏干達和蘇丹等國。在也門、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群也在形成。
內羅畢國際昆蟲生理學和生態學中心總干事Segenet Kelemu說,還有其他因素造成蝗災泛濫。該中心正在就控制措施向肯尼亞政府提供建議。例如,持續的戰爭使人道主義救援和研究人員無法進入也門的大部分地區,從而減緩了對該地區災情的反應。
“由于控制措施失效、政治或自然災害等原因阻止工作人員進入蝗蟲繁殖區,以及干預措施未及早開始,蝗群也會增加。”Kelemu說:“由于沖突,像也門這樣的國家根本無法顧及入侵的害蟲。”
此外,英國倫敦自然資源研究所動物學家Robert Cheke說,非洲的蝗蟲監測工作資金嚴重不足。
研究人員還擔心,噴灑化學藥品(如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毒死蜱)可能對人類和環境有害。因此,Cheke及其同事正在建議采取替代控制措施,尤其是基于生物學的“生物殺蟲劑”,這些措施可以在不破壞周圍環境的情況下瞄準昆蟲。
Cheke的團隊特別推薦了一種名為綠僵菌的真菌,該真菌通過在蝗蟲體內生長來殺死蝗蟲。Cheke說,與毒死蜱噴霧劑不同的是,這種真菌“針對特定的昆蟲目標,而不是殺死它擊中的任何東西”。生態毒理學研究表明,這種真菌對包括昆蟲在內的其他生物造成的風險很低。
英國埃格姆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生物農藥小組首席科學家Belinda Luke說,與毒死蜱相比,生物殺蟲劑在幼齡蝗蟲(被稱為飛虱)仍在發育翅膀時效果最好。Luke的團隊正在利用氣候和蝗蟲暴發的歷史數據,開發一個模型預測蝗蟲成年的速度。她說,一旦準備就緒,該模型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在蝗蟲生命周期的什么時候使用生物殺蟲劑最有效。
Kelemu說,目前災情暴發的問題是,生物殺蟲劑不能在短時間內大量供應,這迫使各國政府訴諸化學噴霧劑。
Luke說,生物殺蟲劑不能像化學噴霧劑那樣迅速起效。“你不能在噴灑1小時后再回去看昆蟲尸體,因為真菌需要7到14天才能殺死它們。”這就限制了它們在災情突然暴發時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