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11:24 瀏覽量:1066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記者 羅晨
今年4月是我國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3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任榮發在會上表示,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國家稅務總局將聚焦“減稅費優服務助復產促發展”主題,鞏固拓展“四力”成效,從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優化辦稅繳費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再發力,為服務“六穩”大局進一步營造良好環境。“把‘帶溫度’的稅費優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納稅人、繳費人的手中。”任榮發說。
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
針對痛點難點
更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任榮發介紹,今年的稅收宣傳月將著力于三個“更進一步”:一是更加進一步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以稅收宣傳月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精準輔導力度、精準落實力度和精準服務力度,確保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切實增強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
二是更進一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在鞏固以往成效的基礎上,還將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服務措施。比如把往年只有30天的期限一直延長到50天。再如,應用稅收大數據,就產業鏈、供應鏈等問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會同銀保監會用“銀稅互動”助力解決融資難問題等。
三是更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將深入推進稅務領域的“放管服”,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服務“六穩”大局。
對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任榮發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著力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一是貫徹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落實好深化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兩個五年工作方案。
二是針對社會納稅人痛點、難點問題推動服務提質增效。
三是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做到“六個到位”,即“該減的減到位、該降的降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該緩的緩到位、該延的延到位、該退的退到位”,切實保障納稅人、繳費人的合法權益。
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采取實打實、硬碰硬的舉措,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實。
據統計,今年1—2月份,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這個數字由兩部分組成:一是2020年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589億元。隨著4月按季申報大征期的到來,企業享受減稅降費的統計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二是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2438億元,主要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翹尾新增減稅1365億元,降低社保費率翹尾新增降費848億元,減征文化事業建設費、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翹尾新增降費28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其他繼續實施的政策減稅降費197億元。
復工復產復銷逐周向好
居民消費快速釋放
稅收大數據能夠及時、全面、準確地反映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增值稅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增值稅發票開票戶數和開票金額可以較好地反映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是復銷情況。稅收數據顯示,春節后復工以來,顯現以下特點:
一是全國企業復工復產復銷逐周向好,目前開票金額和戶數均超去年可比口徑的八成。
二是農資產品供應快速恢復,有力保障春管春播有序開展。3月以來,種子、農膜等農資行業開票金額分別為去年同期的89.3%和88.4%,比2月份分別提高了18.6和33.9個百分點。鉀肥、磷肥企業復工以來的開票金額分別相當于去年同期的90.2%和85%,其中磷肥產量占全國三成的湖北省磷肥企業,累計開票金額達去年同期的78.5%,接近八成。
三是高技術產業復產復銷相對較快,新動能加速成長。過去一周,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制造復銷率分別為88.2%和83.5%,好于總體水平。
四是居民服務相關行業復工復銷迎來加速期,居民消費快速釋放。過去一周,與居民消費相關的批發零售業復銷率為92.9%,環比提升9.4個百分點。米面糧油、肉禽蛋奶及水產品批發復銷率分別為101.5%和101.6%,均超過去年的水平。超市和便利店零售復銷率分別為94.1%和97.6%,居民服務業復銷率為86%。餐飲配送及外賣服務復銷率達到86.5%。
上述數據表明,隨著國家及時出臺一系列財政、稅收、金融、就業等政策逐步落地見效,經過各部門各地區的艱苦努力,企業復工復產復銷正在穩步恢復。
面對仍有部分企業存在的上下游“產銷對接”問題,蔡自力介紹,受疫情影響,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進程有快有慢,助力產業鏈對接、疏通產業鏈的“堵點”,推動上下游協同復工復產尤為重要。為此,稅務總局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稅務部門從宏觀和中觀層面深入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分析,服務各級黨委政府的同時,進一步挖掘稅收大數據應用潛力,在微觀層面做好稅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在依法保護納稅人商業秘密、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多渠道了解企業的訴求,及時收集企業原材料采購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依托各地稅務部門的信息平臺,利用稅收大數據,從供銷兩端全面分析,精準匹配供應商。在征得供需雙方同意后,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應方的信息,在供需雙方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實現產銷對接。”
建立訴求快速響應機制
聚焦小微企業涉稅關切
疫情對餐飲、旅游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沖擊較大。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負責人韓國榮表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據統計,目前全國小規模納稅人達到5100多萬戶,占全部納稅人的78%。國家高度重視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普惠面廣的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比如,今年出臺的降低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的政策將惠及所有小規模納稅人,由于小規模納稅人一般采用按季申報,所以這一政策的效應將會在4月份集中體現。再如,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對中小微企業實施不超過5個月的免征,僅此一項政策2月份就減免社保費達到972億元。此外,各地稅務部門還針對疫情對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合理調整了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額。
為了確保小微企業及時享受到政策紅利,稅務部門積極創新服務舉措,一是為小微企業開通咨詢專線、設置政策專欄,方便其知政策、懂操作、易享受。二是建立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收集、分析、處理小微企業反映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國已響應小微企業訴求意見6000余條。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在全面落實好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同時,聚焦小微企業涉稅關切,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助力小微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