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08:59 瀏覽量:1073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主要靠品種改進、大量施用化肥和耕種管理機械化等措施,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和環境惡化的基礎上,農業高產增收的潛力已經很有限,未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潛力和方向是構建轉型的智慧農業體系和模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實現農業信息與生產安全現代化。
2014年我國提出了“智慧農業”這一新概念。智慧農業是智能農業專家系統的簡稱,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實現“三農”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態化、集約化,從空間、組織、管理整合現有農業基礎設施、通信設備和信息化設施,使農業和諧發展實現“高效、聰明、智慧、精細”和可持續生態發展,是將科學技術融合在農業發展領域中的具體實踐和應用。
智慧農業是主要依靠“5S”技術[分別是遙感系統(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專家系統(ES)、智慧化決策知識系統(IDSS)]、“物聯網 ”、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及其他電子和信息技術,并與農業生產全過程結合的新發展體系和發展模式。
智慧農業體系是運用“5S”技術快速進行土壤分析、作物長勢監測,結合當時的氣候、土壤情況進行分析,進而系統做出正確的決策,將農業生產活動、生產管理相結合,創造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和經營出售新模式。
發展“智慧農業”,推廣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加快轉變農業生產與發展方式,優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建設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集成應用,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農業技術和生產方式創新,提高農業產業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