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08:58 瀏覽量:1961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原創|出品
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團隊
中國酒各顯芬芳,百花齊放,滿足著我們精神與物質的需求。有酒這樣一種特殊飲品的存在,可以說是美好生活中的一大幸事美事。白酒、葡萄酒、黃酒,美美與共。悠久的中國白酒現有十二大香型,主要流行風味還是濃香、清香、醬香型、米香型為消費主流。
近年來,因中國酒特殊復雜的釀造工藝原因,一直處于消費市場風口浪尖、獨秀酒林的茅臺,至今高價位卻一瓶難求,茅臺酒的稀缺性抬高了人們對醬香酒的熱度。人們喜愛茅臺無可非議,其核心價值還是體現在茅臺酒長期未曾改變、持續加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優勢:品質根基、文化內涵、品牌塑造。
今年5月,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指導、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周刊、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等單位主辦,四川省葡萄酒與果酒行業協會協辦、中國葡萄酒協會聯盟支持,中國酒產區行大型調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傳承弘揚中國酒文化、打造中國酒品牌、創新中國酒營銷、服務中國酒價值提升,面對新經濟新消費時代下的酒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全面提升中國酒核心產區品牌影響力,講好中國酒故事。
活動聚焦三大類酒核心產區,全面深度聚焦產區發展,重塑中國酒產區品牌文化價值。走進中國白酒、葡萄酒、黃酒核心產區,解讀產區獨特魅力和產區價值。了解企業在傳承釀造工藝、品質品牌打造、營銷模式創新等方面,誠信體系建設的做法與成效,以及發展環境評價。弘揚優秀酒企在品牌文化建設與社會責任擔當,傳播酒業品牌工匠成長故事。發現中國酒莊天人共釀的生態環境與品質好酒。
醬香熱下的冷思考,來看看這份“醬酒報告”。
醬酒產能:全國占比7%
一條美酒河,成名天下聞
中國醬酒其核心產區在仁懷茅臺鎮產區、赤水河原線產區、四川產區;其他有很小部分醬酒生產企業分落在湘、桂、魯等地,很小眾應該是不能稱為產區。2019年,全國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在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的同時,以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白酒產量785.9萬千升。
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能約為47萬千升,占全國醬酒產能的85%,實現營收約1244億元,占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產業產區集群化集中度非常突出。產區建設成為推動中國白酒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貴州仁懷以打造世界醬香白酒生產基地核心區為目標,遵從自然保護資源,劃定“規范發展區、限制發展區、禁止發展區”,形成了茅臺核心產區的國酒工業園、以生產醬香型白酒為主的仁懷市名酒工業園區、以白酒配套產業為主的壇廠現代服務園區,產業聚焦效應顯現出強大生命力和活力。
目前,僅僅仁懷市就有涉酒企業2800余家,其中,白酒生產企業523家。2019年,仁懷市地方酒類企業實現產量23.6萬千升,非茅臺系企業實現營收超過200億元,上繳稅收28.7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4.75億元。
赤水河下游的郎酒釀造車間
赤水河發源于云南東北部鎮雄縣,穿越深山峽谷,向東流經貴州的畢節、大方兩地后,到達仁懷的茅臺鎮。經貴州習水,進入四川古藺二郎鎮。在川黔交界的崇山峻嶺中逶迤北上,最后在四川合江匯入長江,全長500余公里。
赤水河橫跨貴州、四川兩個省份,在黔北和川南的交界位置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獨特的小氣候和絕佳的釀酒環境,并成為中國醬酒的發源地和最大產區。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臺鎮,下至二郎鎮,在百余公里的流域里形成了中國醬酒的黃金河谷。赤水河岸醬酒企業星羅密布,特別是茅臺鎮作為中國第一酒鎮,名副其實,獨秀菁華。
途經正在“打扮”中的美酒河
盛名之下 未來可期
政策引導 解讀產業方向
貴州醬酒產區調研團隊,對貴州醬酒產區在自然環境、醬酒產區工藝特色、政府對產業的政策支持、企業品牌打造等方面情況進行調研走訪。
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呂玉華(左)
官方交流:與貴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制藥重點實驗室主任、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邱樹毅交談,與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輕工業處相關負責人交流,了解貴州對白酒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做法;與仁懷市商務局領導交流,了解在產業的政策舉措,企業品牌建設發展情況;與仁懷酒業科研所交流,了解技術標準的運用建立及實施情況;采訪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呂玉華,走訪貴州酒文化研究會會長梁正,交流仁懷作為醬香酒核心區域,在品質、品牌打造的情況,現狀的剖析。走進仁懷市經濟開發區、白酒工業園區,看變化、讀未來。
專訪茅臺鎮夜郎古酒業董事長余方強(右)
走訪產區:走進產區茅臺鎮優秀企業,夜郎古酒業、國臺酒莊、勁酒茅臺鎮、酒業金醬酒業、肆拾玖坊、大福酒業、黃酒醬酒酒業、遠明酒業、釣魚臺酒業、宋代官窖、黔國酒業、文中酒業、衡昌燒坊、1919酒業、吳公巖酒業、漢臺酒業、君豐酒業、懷莊酒業、大唐酒業、國威酒業、國熙酒莊、味來酒莊、李興發酒業、九九坊等,感受醬酒文化在酒業中的傳承弘揚,品質的堅守、品牌文化建設等。期待著,眾多優秀品質醬酒會走進我們的餐桌。
醬酒產區 現狀思考
標準化體系推進 品牌傳播加力
1、仁懷實施九大工程推進酒產業加快發展。構建1個白酒產業群、2個原產地域保護基地、3個引領力中心。仁懷加快標準體系建設,2015年開始實施全國首個酒類團體標準—“仁懷大曲醬香酒技術標準體系”,“一至七輪次基酒標準”已提交審定。推進醬酒標準化是醬酒品質未來持續發展的堅實根基。
2、白酒產業聚集效應顯現。仁懷目前涉酒企業2800家,其中白酒生產企業324家,酒類注冊商標7500多件。仁懷醬香酒成為區域品牌,打造世界醬香酒產區基地核心區的品牌價值在逐步形成中體現。
3、規范產業,引領發展。仁懷的白酒產業是重要核心產業,經濟結構單一,發展模式粗發,加快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增大,企業的環保意識需要進一步提高;全面提升維護醬酒品質,近日,監管打擊非法串酒行為,加強行業自律,維護醬酒核心產區品牌形象。
4、醬酒產能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有企業生產不均衡,甚至有沒有生產的狀況,小規模企業多需要加大整合,實現實現產能規模最大化(排除疫情因素)。消費市場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5、工業化、現代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國臺、勁酒等少數企業將科技、人工智能運用到釀酒環節,更多釀酒企業使用傳統方法手段沒有改變,在堅守重要釀造工藝中,可以在部分釀造環節做改變,提高效率、提高產品品質。在傳承與創新中需要更多積極的探索作為,時代進步,科技應用,中國酒業發展實現智能化也是未來的方向,如何將傳統釀造與創新發展結合,值得思考探索。
6、體驗式營銷將成為趨勢。在走訪中了解到,夜郎古酒業。金醬酒業等多年來嘗試采用體驗式營銷,以在全國開設酒道館、體驗店方式,傳播中國酒文化,傳播醬酒釀造工藝知識,正確的品酒鑒別好酒方式等等,通過交流互動,消費者實現對產品的認知,企業文化理念得到認同傳播,帶來營銷業績的攀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辨識度得到提高。
7、品類多元化缺失。中國酒主流香型中濃香大品類下,呈現多種產品,為消費者有更多個性化產品體驗。目前,貴派、川派醬酒風格已得到認可和接受,更多風格醬派產品還沒有出現。如川派濃香型白酒代表有:瀘州老窖、五糧液、劍南春、全興大曲、沱牌等。江淮派濃香代表有:洋河大曲、古井貢酒、雙溝大曲、宋河糧液等。北方派系濃香白酒有:河套王酒、伊利特酒、蒙古王酒等。醬酒品類多元化會推動消費市場進一步拓展延伸。
8、品牌傳播需要加大力度。在醬酒一線品牌茅臺酒、郎酒一枝獨秀的狀況下,其實給予了更多優質醬香酒品牌“出頭”的機會。廣泛的消費市場已認知醬酒的工藝以及健康成分,但是對于二線、三線眾多遵從堅守傳統釀酒工藝、具有工匠情懷品質追求的企業,應該轉變傳統營銷觀念,“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需要企業積極展示自己的釀造品質、打造對外品牌形象、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讓喜愛醬酒的消費者有更多的消費選擇,醬酒品類同樣需要百花齊放,對內強化精細化管理打造好品質根基,對外加大傳播力講話自己的品牌故事,助力品牌價值表達,企業會發展得更好,核心區企業梯級競合發展,產業優勢會更加明顯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