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5:45 瀏覽量:14513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呂偉利 侯建明 文/圖)7月16日下午,本網隨眉山市“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集中采訪第一組來到東坡區,先后采訪了脫貧攻堅奔小康示范點富牛鎮玉龍村和好味稻專業合作社。兩個扶貧攻堅典型正是東坡區脫貧攻堅工作重點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的縮影。而東坡區高位推進脫貧攻堅收到的成效也如藺草豐收景象一樣喜人。

藺草豐收 攝影 孫九如
目前正值藺草收割季節,在收割現場,一派喜人景象。東坡區藺草的種植歷史悠久,其光照、溫度、土壤適合優質藺草生長,加上土地資源豐富,生產條件優越,能排、能灌的種植面積在30萬畝以上。截至去年底,東坡區種植藺草面積已從原來常年種植4000畝左右發展到20000多畝,是東坡區農副產品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之一。生產基地遍布悅興、秦家、尚義、萬勝、三蘇等鄉鎮。
據了解,東坡區藺草生產通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和探索,已初步形成一套成熟的種植技術,一大批較穩定的種植大戶創造了畝產值5000元以上的顯著經濟效益。同時較低的勞動力、電力、天然氣和土地價格等條件,極大地提升了該區藺草產業的發展競爭力,其產量和品質超過了寧波(全國藺草出口生產基地),已形成東草西移的趨勢。

集中采訪第一組來到眉山市東坡區富牛鎮玉龍村
經地幾年的發展,目前已有幸達、豐和、森田、海豐、華騰等7家藺草深加工企業入駐東坡區,年加工能力達6萬噸以上。現在,越來越多的藺草深加工企業都把建設藺草生產加工基地的目光投向了東坡區,該區已經成為藺草產業發展的一片熱土。藺草產業大多采取“公司+業主+基地+農戶”或“公司+基地+農戶”的合同訂單模式,讓農戶既有每畝近千元的土地租金,又可成為季節工掙錢。各公司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從而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
眉山市東坡區地處成都平原西南,轄13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人口87萬。全區無省定貧困村,是四川省脫貧攻堅四大片區以外的地區,屬于典型“插花式”貧困地區。2016年以來,東坡區緊緊圍繞“全面完成攻堅任務,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的總體目標,以堅定的決心、明確的思路、精準的措施、超常規的力度,上下聯動、橫向協同,形成整體合力,順利完成了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
本網從眉山市東坡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獲悉一系列權威數據。截止2020年6月底, 東坡區有建檔立卡脫貧戶9206戶,28039人。2017年,東坡區已全面完成減貧任務,貧困發生率從5.66%下降到0%。2017年度脫貧攻堅“1+3”成效考核結果被省委、省政府綜合評價為好。2019年,區脫貧辦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獎”。

好味稻專業合作社
堅持高位推進 加大資金投入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東坡區堅持實行區委書記、區長“雙組長”負責制,黨政一把手親自謀劃、靠前指揮、常態督導、高位推進。堅持將脫貧攻堅納入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各鎮、部門統籌組織、調配攻堅力量、要素資源,全面實行“清單制+責任制”工作法,確保脫貧任務、工作責任落地落實。
幾年來,到位中央、省、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865萬元。預算安排區級脫貧專項資金12500萬元。累計安排四項扶貧基金4691萬元,其中教育扶貧救助基金1650萬元,衛生扶貧救助基金1041萬元,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10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1000萬元。

好味稻合作社李相德接受媒體采訪
突出工作重點 十二舉措提升脫貧成效
抓好產業扶貧。按“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等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累計發展柑桔37萬畝,蔬菜36.5萬畝。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安排資產收益扶貧項目5個870萬元,惠及村集體12個,貧困戶271戶616人;新建村級光伏電站40個,惠及村集體40個,貧困戶94戶200人。組成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技術指導專家組,跨區域開展技術培訓和巡回指導,累計開展水果、蔬菜、水產等各類培訓750班(次),培訓2.2萬余人次,發放培訓資料5萬余份。

大美眉山 藺草收割美如畫(攝影 侯建明)
抓好就業扶貧。為貧困戶量身開發保潔、河面漂浮物清理、垃圾分類等公益性崗位1481個(其中人社部門安排公益性崗位656個,扶貧部門安排公益性崗位825個),每人每月就業補助資金600元。大力開展送崗位活動,累計開展進鎮入村扶貧專場招聘會34場。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創業培訓32期,培訓人員833名。
抓好政策兜底。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政策兜底范圍,截止2020年6月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371人,特困供養人員141人,臨時救助627人次。

大美眉山 藺草收割美如畫(攝影 侯建明)
抓好健康扶貧。區財政每年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基本醫療、補充醫療保險,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對全區貧困人口實施精準醫療救助服務,實行“十免四補助”政策,全面落實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結算制度。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醫療費用個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內,杜絕零支付。家庭簽約醫生全覆蓋。
抓好教育扶貧。減免19739人(次)“學前三兒”保教費984.18萬元。免除2788人(次)建檔立卡幼兒保教費351.55萬元。對義務教育階段46859人(次)貧困家庭寄宿制學生實施寄宿制生活費補助2927.34萬元,對義務教育階段1821人(次)貧困家庭非寄宿制學生生活費補助46.59萬元。對高中階段22413人(次)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費955.99萬元。對高中階段28791人(次)貧困家庭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2880.15萬元。對20853人(次)貧困中職學生免學費1981.04萬元。對4329人(次)貧困中職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432.01萬元。對651人(次)貧困中職學生發放特別資助33.1萬元。對676人(次)貧困本專科學生發放特別資助270.4萬元。教育扶貧救助基金救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3020人(次),撥付救助基金1351.35萬元。全區無一名學生因貧輟學。

大美眉山 藺草收割美如畫(攝影 侯建明)
抓好住房改造提升工程。投入財政資金3670萬元,實施危房改造323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50戶,投入資金574.2萬元)。2020年,對全區9232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的房屋進行全面鑒定。經鑒定,全區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住C、D級危房。投入區級財政資金3142萬元,實施農村保障性住房742戶。
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建設。2016年至2018年投入資金8670萬元,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808戶2341人任務。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總投資5102.95萬元,完成改(擴)建村組道路103公里;計劃總投資59.52萬元,完成敷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域聯戶供水管4.7公里。

藺草豐收景象喜人(攝影 侯建明)
抓好飲水條件改善。投入補助資金215.718萬元,實施貧困戶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84個村1020戶3081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為鞏固提升貧困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通過實施集中供水管網延伸工程,飲用水源地整治工程和聯戶分散供水工程,共計投入450余萬元,鞏固提升642戶2562人飲水安全保障能力。
抓好金融扶貧。截止2020年6月,全區累計獲得扶貧小額信貸支持1270戶,貸款金額4659.47萬元。
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677萬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5公里。投資3896萬元,實施漫水橋改造工程20處。投資6925萬元,實施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補償試點建設,新建、改建通信鐵塔基站883個。

藺草豐收景象喜人(攝影 侯建明)
抓好文化扶貧。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筑面積不低于90㎡的標準,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建成綜合性文化室229個。做好廣播電視設施設備維護,貧困戶戶戶都能收看電視。東坡區心連心藝術團走基層巡演600余場,巡回放映公益電影11136場。支持文藝創作,評選鄉村“文藝明星”隊伍20支、優秀本土節目30個。
深化社會扶貧。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每年印發《眉山市東坡區“扶貧日”系列活動實施方案》,大力開展“扶貧日”系列活動,累計捐款711.9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