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4 09:08 瀏覽量:1097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日,瀘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12315平臺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瀘州全市12315平臺共接收消費者訴求49795件,全市各級消費維權組織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80.48萬元。
針對合同問題: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看清合同條款再消費,消費者在簽訂消費合同前,應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弄清消費者、經營者在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弄清合同履行的條件和免責范圍,為放心消費、舒心消費奠定基礎。簽訂書面協議,應注意核對合同重要條款,并保留好協議。
針對汽車售后服務: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汽車之前,要了解清楚商家提供售后服務的具體內容,并要求商家寫入合同條款里面,以便消費者今后享受方便快捷的售后服務,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建議消費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識,改善飲食衛生習慣,防范和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要注意食品衛生、食品生產日期、食品保質期,拒絕食用過期食品。
針對價格問題:建議消費者在消費時盡量進行對比比較,不要盲目消費,要理性消費、合理消費、按需購買、切勿沖動消費,以免在退貨、退款中承擔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針對預付式消費問題:建議消費者了解清楚經營者的市場信譽和經營狀況,盡量選擇規模較大、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好的企業;辦理預付卡時,不要被各種優惠條件迷惑,要認真閱讀有關會員細則,盡量選擇辦理時間短、金額小的卡種,要簽訂正式合同,將經營者的所有承諾寫入合同;消費過程中,保留好發票等相關證據,每次消費完畢后要簽字確認,以防卡內余額缺失。
針對微信公眾號上銷售的商品:消費者要了解清楚商品詳情、合同約束詳情,了解產品售后服務,要認清風險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追隨,不要盲目消費,避免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針對盲盒消費問題:消費者要認識到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并防范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拆開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預期而驚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預期而失望,不能只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不應過分沉迷,切勿跟風與攀比,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智和冷靜,少一分盲目與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