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09:03 瀏覽量:1881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四川、貴州,兩幅藍圖,兩條賽道。一邊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一邊擬建“世界醬酒艦隊”。
四川:培育優質白酒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從“川酒振興”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再到明確“打造全國白酒全產業鏈示范區,構筑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新優勢”的新戰略,川酒已快馬加鞭。
隨著《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措施》)的出爐,將加快四川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鞏固擴大優質產能等12項戰略落地的步伐,這也意味著,四川在鞏固白酒產區優勢、品牌優勢下,將承擔繼續打造全國白酒全產業鏈示范區的重大任務。
早在2019年,四川省發布的《優質白酒產業振興發展培育工作2019年度工作計劃》中提出了川酒產業布局,2020年發布《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則包括以優質白酒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事實上,四川先后發布《四川省白酒產業“十三五”發展指南》《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等系列文件與政策,無疑是在強調川酒產業發展之重。
作為中國白酒的重要產區,在四川發布的“十四五”白酒產區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繼續打造成都、德陽、瀘州、宜賓“四大主產區”,支持瀘州、宜賓培育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并對“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等眾多川酒企業提出目標和發展支持。
事實上,四川具有不可復制的獨特地域性資源和特征,已形成了宜賓、瀘州、綿竹、成都四大白酒產業基地。在業內已達成共識,世界白酒看中國,中國白酒看四川,四川白酒看四大白酒產業基地。
數據顯示,2019年四川省累計生產白酒366.8萬千升,同比增長3.6%,占全國的46.7%。“四大產區”(成都、瀘州、德陽、宜賓)共實現產量312.9萬千升,同比增長1.3%,占全省的85.3%。其中“六朵金花”企業共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32.0億元,同比增長19.3%,“十朵小金花”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9.3億元,實現利潤4.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川酒內部,各主要產區也都紛紛“亮劍”,打造各自的產業優勢。
瀘州的“十四五”目標要打造6個100億白酒項目,明確未來五年瀘州酒業發展方向:要實現打造世界一流的白酒產區、打造世界一流的白酒產業園區、打造世界級白酒企業集群、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原產地、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品牌集聚區、打造世界級白酒綠色發展示范區),搶占未來白酒產業發展制高點。
宜賓繼2017年在全國白酒產區中率先突破千億元大關后,近幾年白酒營收遙遙領先遵義、宿遷、瀘州等其他白酒主產區,成為全國首個白酒產區中躋身千億俱樂部的產區。
宜賓明確“十四五”期間,在白酒產業發展以打造“世界優質濃香白酒主產區”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定位,提出構建形成五糧液產業園區、宜賓酒類食品產業園、強鏈集群成圈的新格局,把宜賓打造成世界知名優質濃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建成中國白酒第一城。
目前,宜賓五糧液具有年產量白酒20噸的生產能力和40萬噸的原酒儲存能力。同時,五糧液還引領帶動一批品牌優勢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酒企協同發展,形成干壯枝繁的濃香型白酒產業集群。
作為我國最大原酒生產基地的邛崍,已成功引入水井坊、金六福、文君、古川等近30家名優白酒企業,實現了白酒產業集群發展,全力打造中國優質白酒產區,梯度培育白酒品牌,積極構建“綠色、集群、開放、創新”的優質白酒產業生態圈,推動邛酒的高質量發展。正在籌劃中的酒莊集聚發展也是邛崍產區要下的一步大棋。
實際上,目前四川涌現了以“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具有世界潛質的國家級白酒品牌,已成為中國白酒的主要產區、濃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以及最大的白酒品牌和原酒輸出地。
行業專家分析,在當前醬酒熱之下,川酒借力濃香產區優勢,在“兩大醬酒之一”郎酒領銜下,“川醬”很快會在全國市場開花,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貴州:擬建“世界醬酒艦隊“
“十四五”期間,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將赤水河流域產業帶打造成世界醬香酒的核心區,以茅臺酒為引領,加快培育一批百億元產值、千億元市值的白酒企業,打造以茅臺集團為航母的世界醬香型白酒企業艦隊,壯大白酒產業集群,將貴州白酒產業集群推動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
這是貴州省發布《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貴州白酒戰略規劃。
《綱要》)明確做大做強茅臺集團,力爭把茅臺集團打造成為省內首家“世界500強”企業、萬億級世界一流企業。以“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為目標,培植提升習酒、國臺、金沙、珍酒、董酒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骨干企業,加快推動企業上市,培育一批國家級、區域級知名企業。
到2025年,白酒產量達到60萬千升,白酒產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未來五年中,貴州白酒產業規模將實現翻番,白酒幾乎每年增長200億以上。
數據顯示,2019年貴州白酒產業已占全省工業經濟9.3%的產值,實現了全省工業經濟27.3%的增加值、61.7%的利潤總額、36.77%的稅收。未來,貴州將進一步構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貴州實現新型工業化作出新貢獻。
顯然,貴州醬酒“十四五”產量增長點非常清晰。貴州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加快工業化進程,大力實施產業發展提升行動,將進一步做強做優白酒產業,穩步擴大醬香型白酒產能,加強釀酒原料基地建設,保障白酒釀造優質原料供給,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培育壯大白酒企業梯隊,打造貴州醬香型白酒品牌,構建“品牌強大、品質優良、品種優化、集群發展”的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體系。
其實,去年貴州推動白酒產業培優做強的信號就已非常強烈,首次提出了“抓大扶中推小”政策的落地,加強小酒廠、小作坊規范管理,以抓大、扶中、推小加快打造以茅臺集團為引領的品牌梯隊,形成各梯度品牌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旨在推動有實力中小型白酒企業做大做強,著力推動品牌梯隊更“優”,增強黔酒的活力和后勁。
作為全國白酒產業的核心產區,遵義市也發布了《中共遵義市委關于制定遵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明確提出遵義白酒產業發展規劃。
目前,白酒作為遵義第一大支柱產業、貴州工業第一大產業,逐步形成了醬香型、董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等多種香型白酒并存發展的格局。遵義市白酒企業達1500余家,產能可達70萬噸,2020年遵義市白酒產量占全國的3.1%,創造了全國白酒行業42%的利潤。
尤其是,茅臺集團不僅在遵義的眾多白酒企業中一枝獨秀,成為貴州省重要的經濟貢獻體,還是全國白酒產業的“領頭羊”,2020年茅臺集團曬出了亮麗的成績單,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長13.7%和18.2%。茅臺作為中國醬酒的代表,無疑是核心中的核心,將發揮產區名片、品類推廣、標準制定、銷售引領等多重價值。
除了做強茅臺鎮核心產區外,遵義還將加速發展習酒產區、土城產區、董公寺產區、鴨溪產區、赤水產區,不斷提升產區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規范、提升醬香型白酒生產和經營環境,促進醬香型白酒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業內認為,遵義地區是全國醬酒發展相對成熟的一個產區,也是醬酒產業鏈條較為完整的一個產區,具有優質醬酒的稀缺性與代表性,行業價值更為深遠。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待白酒產業貴州省政府空前支持,將白酒產業劃歸全省“十大千億級產業”,并分級扶植和打造省內白酒企業,扶持3至4家有實力的省酒企業完成上市規劃。
目前,茅臺集團成長為千億級酒企,習酒、國臺、金沙、董酒、珍酒、人民小酒等一批骨干企業逐漸壯大,一批業內外資本紛紛進入。習酒沖進百億、國臺打響IPO、人民小酒一舉成名。洋河、勁牌、巨人等省外酒企、業外資本也紛紛在貴州拓展酒類產業。其中,2016年進入茅臺鎮的勁牌,目前已投入50個億,形成了兩萬噸產量。
值得關注的是,貴州加快發展優質白酒產能,推進酒業項目建設:茅臺201廠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習酒1.9萬噸技改、國臺酒莊1萬噸優質醬香型白酒技改、鴨溪酒業年產5萬噸白酒技改、巖博酒業1萬噸人民小酒擴建及配套設施建設、董酒4萬噸產能擴建、珍酒擴建工程(二期)、金沙酒業1萬噸醬香型白酒擴建、金沙古酒1萬噸技改二期、勁牌酒業新增1.5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等。
顯然,現在中國白酒業在政策、資本以及產業方面都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各地都會根據產業鏈及品牌優勢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大加寬加深白酒產業護城河,對當地經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資本版圖:構建超級產業集團
在四川,川酒投與川酒集團同樣進展迅速。
成立于2015年的川酒投,前三大股東分別為四川發展、瀘州老窖和四川和道投資有限公司,其背靠的控股股東四川發展是一家注冊資本800億元的省級綜合性投融資平臺公司。目前,川酒投側重投資和收購白酒產業鏈上各類優勢企業的股權和酒類優質資產,以資本投入為核心、白酒金融為杠桿、產業整合為目標,帶動四川白酒產業的整體升級。
川酒投不僅成立了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更不斷整合酒業資源,將投資觸角延伸到了以內蒙古河套酒業為代表的省外企業。
2017年成立的川酒集團,在“三優愿景”的引領下一年一個臺階達到集團的目標,2018年川酒集團完成銷售收入120億元,2019年預計銷售收入200億元,2020年營收258億,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到2023年的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再通過10到15年的努力,力爭銷售收入達到千億元,成為中國酒業的“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邁入世界500強。
一切跡象表明,川酒集團正在致力實現成為中國優質的基酒生產供應商、中國優秀的國優品牌整合商、中國優異的酒類產品經銷商。
首先,川酒集團全面整合了全川30年以上的窖池群和200多家酒企的貯存基酒,實現優質酒類資源的共享、互利、共贏,當下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商和供應商,初步形成了“六朵金花+川酒集團”的“6+1”川酒發展新格局。為酒企和消費者提供多年份、多香型、多種口感的優質原酒。其次,川酒集團通過整合國優品牌,擴大市場布局,構建敘府、二峨、三溪等國優品牌建設,旗下已有敘府、三溪、古川、潭酒、玉蟬獲得了四川十朵小金花的榮譽,加快白酒品牌競合發展,實現了國優品牌價值的倍增。其三,川酒集團積極開展全國、全球各類酒類品牌的代理和銷售,以平臺化品牌優勢、線上線下渠道全面覆蓋,深耕四川市場,進軍全國市場,放眼全球市場,成為中國優異的酒類產品經銷商。
令業界矚目的是,2020年12月26日,貴陽市國資委注冊資本50億元,成立貴州醬酒集團。這也是繼四川省川酒集團、川酒投、貴州省仁懷酒投之后,又一家由政府牽頭主導的酒業集團。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道梳理發現,貴陽市國資委全資持股運營的貴陽產控集團,注冊資本300億元,總資產規模近3200億元,凈資產超過1500億元,旗下持有貴州輪胎、貴州燃氣、貴航股份、貴陽銀行、航發動力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業務涵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及商貿服務、旅游文化、工業制造等。
種種跡象表明,足見貴州醬酒集團母公司貴陽產控集團的實力,未來以貴陽市南明區為中心向外輻射的貴州醬酒集團,將與仁懷、遵義等貴州白酒核心產區形成貴州醬酒產業的“多極驅動”,其旨在強做優貴酒增量,引領產業發展。
在業界來看,超級資本的入駐,意味著超級產業集團的“起點”頗高,將受到全行業期待。貴陽產控集團有著豐富的產業投資、產業金融、產業運營實力與經驗,自身強大的資產實力以及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隊伍,都將對貴州醬酒集團未來發展形成支撐。
在貴州,仁懷酒投是仁懷產區的一個符號,承載著“再造一個茅臺”的重任。如今,4300畝華夏民族酒文化博覽園、160余畝中國第一標準醬酒酒莊、30萬噸智能倉儲中心、中國醬香酒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正推進,在全國各地成立仁懷醬香酒道館數百家,也正是看到“貴州釀造”巨大的增值潛力,貴州正持續推進白酒產業做大做強。
仁懷酒投的目標,則是實現“年產3萬噸大曲醬香標準生產基地、30萬噸優質醬酒智能倉儲、3000家仁懷醬香酒道館、300億產值、3000億市值”的“5個3”藍圖,涵蓋了從原料種植、釀酒生產、評估認證、市場營銷、文化傳播、消費體驗、金融貿易等全產業鏈條。
在業內來看,貴州醬酒集團正是培育的“優強主體”其中一員,是繼仁懷酒投之后,貴州醬酒產業鏈發展的又一重要“發動機”,其依托產業、城市與企業的優勢,進一步打通醬酒全產業鏈,推進貴州醬酒產業在整合優質產能的同時,持續發力市場建設,挖掘醬酒價值,真正實現生產與市場雙輪驅動,助力黔酒布局全國市場。
川黔產區品牌大比拼
在產區方面,川酒與黔酒在白酒產區動作頻繁,加速釋放產區勢能。
自2017年組的建川酒集團,現已建成覆蓋瀘州、宜賓兩大核心產區的宜賓濃香酒基地、瀘州濃香酒基地、古藺醬香酒基地三大核心品牌基地,目前擁有窖池30000口,年產優質白酒10萬千升,儲存優質基酒40萬噸。目前,川酒集團目前囊括260多家酒企,濃、醬、清三大主流香型,已成為四川省原酒第一大企業、全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商和供應商,2021年川酒集團預計還將整合30個相關品牌。
進入2020年,瀘州市擬投資200億打造古藺縣茅溪鎮醬酒園區,古藺“強攻”赤水河之心已經非常明顯。再加上郎酒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都預示著四川發展醬酒品類的力度正不斷增強。
更值得業界關注的是,四川已正式將“濃醬雙優”寫入川酒“十四五”規劃,明確表示,支持瀘州、宜賓培育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支持瀘州打造世界級赤水河醬香酒谷。這也意味著,四川醬酒企業借勢而起,將承載川酒“濃醬雙翼”,并將發揮全國唯一的“濃醬雙優”獨特優勢,依托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推動白酒產業向優勢產區、特色園區集中。
目前,擁有“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的郎酒,2020年取得了近20%的增長率,旗下青花郎更是成為屈指可數的站穩千元價格的超級大單品。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的仙潭酒業,2021年定下了銷售規模達20億元的目標。川酒集團定調2021年目標,實現營收300億元,用5-10年時間邁入國內酒業第一方陣。
同時,醬酒大熱之下,越來越多的醬酒品牌開發商開始向四川瀘州、宜賓、成都等地聚集,來自湖南、山東等地區的品牌開發商也選擇在四川貼牌開發醬酒產品。
白酒發展行至當下,川黔兩地的品牌競爭重歸品質層面,各大企業重燃品牌比拼,從2019年被視作是酒業的“品質重塑”之年開始,川黔酒企的比拼越來越激烈。
有業界人士分析,當下醬酒發展步入2.0時代,品質在高點勝出的關鍵在于對香型的繼續加碼,進而刷新受眾對優質醬香的認知,從而保持品牌活力和吸引力。
作為醬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貴酒醬香陣營早已形成。與川酒濃香“六朵金花”不同,長期以來,黔酒板塊都以“一枝獨秀”的形象出現在行業視野。而隨著近兩年醬酒熱,眾多醬酒頻繁“出圈”,“醬酒”正成為黔酒新的代名詞。顯然,已形成了典型的產業集群。
自2008年茅臺集團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躋身白酒百億陣營。隨著茅臺的發力,貴州省委、省政府開啟振興白酒產業的藍圖。從貴州省經濟發展來看,白酒產業對當地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抱團發展、共同發力,打造黔酒產區品牌化,成為黔酒各企業的一致選擇。
在茅臺引領下,遵義產區“一超多強”的企業發展態勢已然形成,茅臺作為龍頭企業已營收過千、股價過千、市值萬億,而習酒、國臺、珍酒、釣魚臺等品牌的強勢發展,也為遵義產區的勢能突破奠定了新的基礎,作為醬酒產區高地的加速崛起,帶動著醬酒行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黔酒從茅臺的一枝獨秀到貴州白酒企業的百花齊放,已形成以茅臺為引領,習酒、國臺、金沙、董酒、珍酒、酒中酒、釣魚臺、仁懷酒投、青酒等多品并進的“黔酒大軍”陣形。
后序:
各產區因其特定的區位環境資源優勢,而成就了產區優勢品牌優勢的集中,產區的消費習慣也形成了對喜歡香型的相對集中。隨著消費觀的多元化改變,喝好酒、健康酒、高品質、有文化內涵、彰顯個性的酒,會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共同的選擇。
有專家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白酒香型之分可能會逐漸淡化歸于大同,都叫做中國酒面對世界消費者,不同的消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產區不同品牌的產品。這樣的局面也有助于中國酒走向世界,閃耀在世界的消費舞臺。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