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16:15 瀏覽量:1778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3月5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消費維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重點分析研判“3·15”期間全省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形勢,安排部署當前重點任務,旨在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保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近年來,河南省市場監管系統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監管、守底線、抓維權、促發展,全省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12315投訴舉報體系日漸完善,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做出了積極貢獻。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在講話中強調,要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工作理念,積極應對、及時妥善化解消費糾紛,全力消除市場監管領域問題隱患。
提高站位 深化認識
切實做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
馬林青指出,做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是落實“兩個維護”的必然要求。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全力壓緊壓實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責任。
做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是激發消費動能、助力開局起步的必然要求。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做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是服務河南發展、維護出彩形象的必然要求。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和消費大省,要切實做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為建設現代化河南做出積極貢獻。
同時,做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是落實監管責任、彰顯擔當作為的必然要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市場監管部門的主業主責。近年來,在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帶領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監管、守底線、抓維權、促發展,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穩步提升,12315投訴舉報體系日漸完善,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做出了積極貢獻。要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工作理念,積極應對、及時妥善化解消費糾紛,全力消除市場監管領域問題隱患。
突出重點 精準施策
全力抓好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
馬林青表示,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一是要大力加強桶裝水、面制品、植物油、食醋等重點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規范提升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原則,開展食品生產環節“三較差”企業清零活動,有力凈化食品生產環境,從源頭夯實食品安全基礎。二是要以農村和城鄉接合部為重點,對周邊農(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等食品銷售主體開展專項排查和清理整頓,全力規范食品銷售市場秩序。三是要督促網絡訂餐平臺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加強資質審查;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小攤販的現場檢查,堅決整治環境衛生差、加工操作過程不規范等問題;嚴格落實“自釀酒”許可制度,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四是要繼續加強食品抽查檢驗,定期發布抽檢信息,做好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等后處理工作,對傾向性或區域性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力度。
在服務領域監管執法方面,一是要督促企業依法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針對人民群眾集中反映的突出問題,綜合運用建議、約談、示范等方式實施行政指導,督促和指導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對拒不履行義務、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二是要切實發揮好網絡交易市場監管“主力軍”作用,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懲處違法違規行為,規范網絡市場秩序,引導電商平臺增強責任意識、落實法定義務、規范經營行為。同時加強與公安、商務、通信管理、海關、郵政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強化執法監督,形成監管合力,對違法行為從重從快處罰。
在消費維權方面,要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做好案件分轉,提高處置效率。進一步加強消費環境建設,組織開展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公開承諾活動。適時發布消費警示,公示典型案例,做好消費引導,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加強市場價格監管,持續推進“互聯網+市場監管”,強化監管數據收集、分析、研判,及時掌握市場監管領域的新動向、新特點、新問題,為精準監管和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強化責任 狠抓落實
確保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取得效果
馬林青強調,加強隱患排查,抓好整改治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全面抓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不留“盲區”和“死角”。對排查出的隱患,要建立臺賬,落實到崗、責任到人,明確和細化任務分工,做到責任落實不推脫,工作擔當不畏縮,確保全部整改到位。各地要加大督導工作力度,對排查不徹底、整治不到位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加強正面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協調與合作,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宣傳市場監管部門消費維權工作情況。及時向社會發布消費警示,公示典型案例,展示維權成果,營造消費維權濃厚氛圍,傳遞市場監管正面效應。同時,針對網上、社會上出現的有關消費領域、市場安全方面的虛假謠言、流言,要建立及時迅速、公開透明的辟謠機制,第一時間澄清相關事實,教育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引導群眾科學消費、健康消費。
上一篇:貼心服務出現在我國餐飲企業的“菜單”上
下一篇:伊川紅薯面條 黑與白揉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