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09:39 瀏覽量:2815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葉歌融媒傳播
4月9日,2021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發布《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還明確了“十四五”中國酒類產業的十三個主要目標:
一、在產業經濟目標上,預計2025年,中國酒類產業將實現釀酒總產量6690萬kL,比“十三五”末增長23.9%,年均遞增4.4%;銷售收入達到14180億元,增長69.8%,年均遞增11.2%;實現利潤3340億元,增長86.4%,年均遞增13.3%。其中:白酒行業產量800萬kL,比“十三五”末增長8.0%,年均遞增1.6%;銷售收入達到9500億元,增長62.8%,年均遞增10.2%;實現利潤2700億元,增長70.3%,年均遞增11.2%。
二、在產業結構上,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進一步深化產業集群發展和集約化發展,合理布局產業結構,拉動和提升產業鏈價值,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建立產業新格局,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在品牌培育上,實施“世界頂級酒類品牌培養計劃”,有效推進中國酒業民族品牌形象提升,推動中國酒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引領世界酒業發展方向。
四、在文化普及上,打造“世界級酒文化IP”,將中國白酒傳統釀造遺址和釀造活文物(連續使用的窖池)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釀酒技藝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在社會責任上,打造“世界級公益品牌”,將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打造成享譽全球的公益品牌,影響酒類消費人群達5億人次以上。
六、在人才建設上,打造“世界級酒類教育機構”,成立專業教育培訓機構,強化職業序列教育。實現釀酒產業與教育產業相融發展,塑造人才培育聯動體系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國家、產業、院校、企業四級聯動人才培育體系,全面提升酒業人才水準,進而推動產業發展。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50萬人的培訓鑒定工作。
七、在市場建設上,實施“酒類大商1510培育計劃”,培育千億級酒類大商至少一家,百億級5家,50億級大商10家。
八、在科技創新上,充分發揮產業力量、產學研協結合模式的優勢,形成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合作共建的分享體系,培育和建設“傳統制造業(白酒、黃酒、露酒)先進創新中心”。
九、在生態保護上,構建酒類產業生態釀造體系,促使酒類產業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將通過建設“零碳產區”、“零碳工廠”為目標,推動酒業“碳中和”相關標準、規范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酒業碳排放標準體系建設,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零碳”發展模式,不斷提升酒業在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力。
十、在產品結構上,緊緊抓住消費升級和消費能力逐步提升的契機,以品質消費助力品質升級和市場升級。
十一、在質量安全上,系統構建產業質量標準化體系,做好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后天11號,釀酒標委會和白酒標委會進行換屆大會)。梳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標準化體系。
十二、在知識產權上,設立“反侵權假冒偽劣工作促進委員會”,整合酒業與知識產權領域各方優質資源,協調指導酒業知識產權發展基礎。
十三、在原料基地建設上,將積極推行白酒、黃酒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全力推進釀酒葡萄品種研究與產區規劃工作,推進啤酒原料國產化發展和研究,形成國內、國際雙驅動的保障供給格局。
上一篇:宜賓酒推進高端品牌名酒打造 糖酒會濃香白酒發展論壇出彩
下一篇: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加強醬油食醋質量安全監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