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09:48 瀏覽量:2693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國務院近日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食品行業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就此指出,近年來,得益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食品產業組織化與工業化程度迅速提升,降本增效、提質減耗成效顯著。《規劃》的出臺標志著數字經濟將進入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期,也意味著數字化技術將在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產生更大效能。
數字化技術賦能,降本增效提質減耗
“十三五”以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經濟形態,正推動著社會生產方式和大眾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數字經濟的發展既體現為數字產業化水平的顯著提升,也體現在各行各業數字化應用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豐富的數據要素、完善的數字技術也愈發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和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的關鍵支撐。
數字化技術提升了食品產業全鏈條的生產和流通效率。美團研究院研究員劉佳昊表示,在上游生產環節,互聯網有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讓產量、價格、消費偏好等信息能更快地在上下游之間傳導,讓市場信號更好地指導生產,減少價格波動帶給農戶、食品原材料生產商、加工商的損失。在中間流通環節,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使得流通全鏈路的信息得以被記錄、分析,各生產基地之間,產地和銷售終端之間建立了緊密聯系,實現食品行業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專業化流通。得益于在線交易精準的需求預測能力、高效的供需匹配能力和運力調度能力,多類型電商平臺推動全行業交易費用、履約費用大幅下降,供應鏈條和環節明顯縮短。
美團研究院研究員王珺指出,數字化技術在食品產業中的廣泛應用,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加速推動產業進一步降本增效,進入創新驅動的新發展階段。比如,第三方供應鏈、中央廚房等新型要素在食品行業中快速普及,通過集約化運營,降低了企業采購、物流和房租成本。以餐飲業為例,數字經濟的發展讓餐飲服務更易于獲取,更加標準化,通過聚合大量用戶點評內容,降低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助力形成優質優價的市場環境。基于LBS(位置服務)的外賣配送,擴展了線上交易空間,提升了餐飲企業的服務半徑、突破餐位的局限,創造更多收益,并攤薄房租等固定成本,有效提升了餐飲企業的坪效。在新技術、新模式驅動下,我國限額以上連鎖經營餐飲企業的人均產值已從2012年的17.8萬元上升至2021年的23.4萬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服務業的成本。
王珺表示,食品行業通過數字化技術推動產業技術升級,緩解了生產環節能耗高、消費端浪費嚴重等問題。通過物聯網技術的產業化落地,構建食品產業物流平臺,推廣冷鏈新型物流方式,有效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能源和商品損耗。以餐飲業為例,通過互聯網與傳統經營模式的融合,管理與服務模式不斷革新,餐飲業實現了從服務到全商品的轉變,節能降耗成果顯著。據中國飯店協會和美團研究院測算,截至2020年,我國餐飲企業的平均能耗占比已經下降至約4%。
交易線上化打造了新型數字生活。疫情期間,我國居民便利化、即時性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能較好規避安全健康風險的上門配送服務需求更是呈現“井噴式”發展。劉佳昊說,交易線上化減少了交易摩擦與匹配成本,提升了消費便利度。餐飲商戶和食品飲料零售商,通過即時零售等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有效地滿足了短期內的消費者需要,也適應了消費便利化發展的長期趨勢。另一方面,通過采用數字財務系統、訂單管理系統、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等數字化服務,食品零售、餐飲業等相關企業提高了運營服務效率,滿足了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平臺的評價、評分系統也有助于消費者制定更適合于個人偏好的消費決策,從而綜合提升消費體驗。
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食業高質量發展
食品行業產業鏈長、覆蓋面廣、專業化程度高、社會影響力大,一方面,豐富、充足、高效的食物供給系統對于保持社會穩定、滿足廣大居民生存發展和健康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食品行業產業鏈覆蓋了三次產業中的多個細分類目,如第一產業中的農業、畜牧業,第二產業中的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第三產業中的餐飲業、零售業等,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強的輻射帶動作用。美團研究院研究員張琳表示,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于穩就業、穩預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等重點工作至關重要,智慧溯源、智能制造、在線消費等數字化模式,是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
那么,如何進一步推動食品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馬雙建議:
一是夯實數字經濟與產業經濟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加強大數據頂層設計,建設數據共享基礎設施,制定數據標準,推動大數據開放共享。支持數字技術平臺發展,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數字技術平臺發展,進一步發揮平臺在數字經濟與服務經濟融合發展中的樞紐作用。
二是提高食品行業中小商戶的數字化轉型扶持力度。將數字化轉型作為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完善數字化的政策支持體系,強化公眾對食品產業及相關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引導商戶在更深層面認知數字化轉型的功能和價值,尤其對數字化轉型存在困難的中小商戶,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提升市場主體的數字化應用能力。
三是多措并舉不斷提升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數字技能和數字素養。《規劃》特別指出要提升人們的數字素養,在食品行業,數字化轉型和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首先,應提升從業人員正確使用數字化產品的能力,從而通過數字化辦公、數字化服務提高效率;其次,應進一步增強從業人員數字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讓更廣泛的群體具有數字化創新、數字化探索的能力和意識,推動行業持續創新發展。
上一篇:“十四五”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農業生產全面豐收
下一篇: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 資金緊張有所緩解 企業效益低位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