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08:42 瀏覽量:10941 來源:中國食品網
70年前,39名員工、41個酒窖、5個酒灶、5口甑子、年產75噸茅臺酒,開啟了茅臺國營70年。
70年后,4.3萬員工、9000余個窖池、30個制酒車間、7個制曲車間、年產超過5.6萬噸茅臺酒,成就醬香酒的領導者,中國白酒品質標桿。
70年是歷史,一路風塵仆仆走來,茅臺人奮力完成了“奠基立業、改革興業、轉型大業”的歷史使命,成為茅臺70年砥礪奮進的印記。
70年也是起點,茅臺把握品牌發展的正確道路,這是中國白酒行業發展壯大的歷史縮影,為今天的酒業發展帶來更多啟示。

70年,四個時期
1951年11月8日,成義燒坊收購后茅臺酒廠正式成立,并被定為茅臺的建廠紀念日,隨后收購和沒收恒興、榮和燒坊,在1953年形成了茅臺雛形,沒有試驗室,沒有機械設備,沒有電、沒有自來水,這是茅臺出發時的“家底”。
也正是從這一天,茅臺開啟了一段奮進艱辛的歷史:茅臺從39名員工、41個窖坑、5口酒甑、5個酒灶的小作坊起步,發展成擁有4.3萬名員工、5.6萬噸產能的現代化企業及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演繹了一段百折不撓、矢志攀登的民族品牌故事,書寫了一篇從奠基立業、改革興業、轉型大業到高質強業的茅臺輝煌篇章。
從茅臺國營1951年-2021年的70年時光軸來看,茅臺70年歷史發展的大事記值得關注。
1959年,茅臺編寫了《貴州茅臺酒整理總結報告》,制定了茅臺酒工藝14項操作要點,第一次將口傳心授的生產工藝轉化為指導書,總結茅臺釀酒技藝精華,大曲醬香酒操作規范開始逐步規范。
1964年,茅臺“兩期試點”科研項目第一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研究分析傳統白酒生產工藝的科學機理,推動傳統釀造工藝步入科學化發展時代。
1965年,茅臺酒確定了醬香、窖底、醇甜三種典型體的劃分,后來依次制定了醬香型白酒的風格和標準,推動了中國白酒香型劃分,茅臺成為醬香白酒的領頭羊。
1978年的改革,茅臺酒產量突破千噸大關,助力茅臺結束了連續16年虧損。第二年,茅臺實現營收破億元,1984年茅臺迎來第一個產能擴建高潮,開啟巨大的轉折和奠基。
2001年貴州茅臺上市,茅臺酒產銷量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兩年后茅臺酒產量突破萬噸大關。在資本的推動下,茅臺隨后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2008年產量突破2萬噸,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最為重要的時間節點是2005年起,貴州茅臺業績徹底超過五糧液,此后17年時間,茅臺市值一直穩居白酒第一,且差距越來越大,讓昔日的老大“望茅興嘆”。2019年,茅臺實現了“營收過千億、股價上千元、市值過萬億”的歷史性突破。
在這期間,茅臺先后完成了從工廠制向公司制轉變、公司制向股份制轉變、傳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三大歷史轉變”,引入現代質量管理體系,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消費者的美好需求為追求,推進營銷體制改革和創新。
從中不難看出,在生產的現代化、科學化、標準化等方面,茅臺無疑是前瞻的,對科學的崇尚與追求成為茅臺70年來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奠定了其步步領先的基礎。
回顧茅臺70年的發展歷程,其四個時期的發展壯大就是一部艱辛史、創業史、奮進史、創新史、輝煌史。
第一個是“奠基立業期”,開啟了從破舊到新生的史詩蛻變。從1951年茅臺酒廠成立至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在這一時期,茅臺人艱難探索、艱辛建設,以“優質量、提產量”為主線,實現了從作坊式生產向工業化發展的歷史轉變。
1964年10月至1965年5月,組織了第一期茅臺試點工作;1965年11月至1966年4月為第二期。兩期試點跨年度3年,實際工作14個月。
“茅臺試點”以輕工業部食品局工程師周恒剛為首,抽調遼寧、黑龍江、河北、河南、天津有關人員22名,貴州省輕工業科學研究所全體人員以及董酒廠2名技術人員共同組成試點組。
試點主要圍繞規范茅臺的生產工藝,茅臺的微生物環境以及茅臺的物質構成進行,通過對醬香型白酒制曲、釀造工藝、微生物特性及香味成分深入研究、成功檢測和科學總結,終于揭開了茅臺酒的許多千古之謎。

1965年起,乃至到1979年國家確定命名“醬香型白酒”以后,直至1982年,這一時期,可以稱為“國營醬酒時期”。
第二個是“改革興業期”,實現了從化蛹到騰飛的華麗蝶變。從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的十八大召開。當時的茅臺正緊跟改革開放浪潮,深度參與市場博弈,以“擴產能、拓市場”為主線,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轉變。其間,1982年“民營醬酒時期”拉開了帷幕。
第三個是“轉型大業期”,創寫了從趕超到引領的升華嬗變。從2012年11月至2020年12月這一期間,茅臺把握新時期發展要務,以“調結構、促轉型”為主線,實現了從做大規模向做大主業的歷史轉變。
2011年貴州省要求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以仁懷醬酒為先鋒的中國醬酒進入了“醬酒新時代”。
第四個是從2021年開始,茅臺步入高質量發展新時期的高質強業期。面對發展新時期,茅臺以“雙翻番、雙鞏固、雙打造”為主線,確保茅臺始終沿著高質量發展路子大踏步前進,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世界一流企業的全面質變。
更為深刻的認識是,茅臺所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既非單純數字的變化,也非廠容廠貌的變遷,這是茅臺由內而外的全方位塑造與升華,是質的飛躍。
“五線”發展華麗轉身
茅臺堅定走好藍、綠、白、紫、紅的“五線”發展道路,清晰勾勒出茅臺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圖景和具體路徑,肩負著“高質強企”的歷史使命,茅臺走向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謀劃。茅臺提出了“要更美”的深刻思考,證明其已可以自己“造血”。
“藍線”是茅臺的目標愿景和藍圖規劃。“藍線”更美好,即茅臺堅定“速度+質量”,立足打造成為世界一流上市企業的目標,科學布局每一年,扎實走好每一步,2021年度營收目標超額完成,順利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一季度創下了近三年來單季度最大增幅,實現“穩中有優、開門即紅”,重申2022年15%的營收增長目標,朝著1259億元目標前進。
顯然,在發展轉身方面,茅臺給出了“重返大踏步,重回快車道”的姿態。
“綠線”是指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道路。“綠線”更美態,即明確“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方位、深層次、一體化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提升,讓茅臺成為行業典范和標桿引領。
“白線”是指要有歸零心態和改革創新。“白線”更美業,即以科技增能、數字賦能,圍繞“改革、創新、建設”,發揮改革的突破先導作用,提高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發展蓄勢蓄能,打出了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在改革轉身方面,一是營銷體制的改革,借用了“數字化”手段,“i茅臺”成為中國白酒行業數字化營銷的標桿。二是價格體系和產品體系的改革,優化產品帶和理順價格帶,讓茅臺酒回歸商品的屬性,構建品價匹配、層次清晰、梯度合理的品牌結構。
“紫線”指的是茅臺文化,要構建茅臺文化建設體系。“紫線”更美韻,即主要是從構建文化體系、開發文化產品、豐富文化活動、打造文化場景等四大領域來推動。對于“紫線”未來的發展規劃,做深“茅臺+”和“+茅臺 ”,將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賦能茅臺高質量發展。
“紅線”是指嚴守環保和安全兩條底線,構建風險防范體系。“紅線”更美行,即未來茅臺將進一步樹牢底線思維、守住發展紅線,把對美麗茅臺、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轉化為美的行動、美的實踐,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安全環保,確保茅臺基業長青。
無論是對于“五線”的全新要求,還是對“更美”的系統解讀,都是茅臺擘畫的全新發展藍圖和路徑,體現的是茅臺所重新具備的“造血”功能,也正是當時的“輸血”,讓茅臺能夠快速調整,從而實現如今的“華麗轉身”。
正是“五線”發展的“華麗轉身”,讓茅臺在“高質強業”新征程向著更高、更遠目標奮進和發展的基礎被進一步夯實,從而確保“千億航母”能夠行穩致遠。
歷史映照現實,發展遠觀未來。面對高質強業的發展新時期,茅臺將在更高維度擴大領先優勢,并為酒業發展樹立了新的價值標桿。

“尋道、賽道、布道”再鑄新藍圖
茅臺如何把握新賽道、掌握主動權、實現新發展?那就是要提前謀劃、提前布局,搶占新賽道、開辟新賽道、引領新賽道。
值得業界關注的是,茅臺集團提出“尋道、賽道、布道”茅臺戰略,將每年夏至定位茅臺戰略研討日,與茅臺管理層“深度對話”共謀茅臺戰略發展,足以體現茅臺以“道”為核的戰略理念。
尋道是探尋茅臺之所以為茅臺的本與道,是茅臺的思哲體系。茅臺要順應時代之變,主動尋道、主動求變,不斷探尋茅臺更美、更寬、更遠的大道茅臺要順應時代之變,就必須主動尋道、主動求變。
賽道是戰略路徑問題。茅臺要持續贏得未來,就要錨定賽道、奮力奔跑,賽出加速度、跑出高質量,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牢固護城河、活躍新風口的茅臺產業體系,探索“茅臺+”“+茅臺”“茅臺×”及數字融合、酒旅融合、產融結合等新賽道的戰略路徑。
布道是戰略方法問題。茅臺要基業常青,就要有科學的制度、一流的管理、優秀的人才、厚重的文化,形成茅臺的治理體系,初步搭建起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就是茅臺所布的道。
從茅臺近年的動作來看,“以科學傳承美,以科技創新美,在美時代釀造高品質生活”為茅臺“美時代”增添了科創新注解。茅臺解渴的辦法是以改革解渴、以創新解渴、以項目解渴,加速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現代化建設。
從最初的連續16年虧損到如今營收、凈利潤在白酒行業遙遙領先,茅臺的市場表現優異且穩定,在渠道、產品、治理等方面加快推進改革,擁抱市場,并贏得市場。
自1989年,茅臺在廣州打出自主營銷后的第一則廣告“要買真茅臺,請到此地來”后,從此,從依靠產能推動、渠道推動、品牌推動起步,三十余年來,茅臺的營銷體系從無到有,到如今培育了2000多家經銷商,建立并完善營銷體系以及銷量規?;陌l展路徑。
“十三五”期間,茅臺集團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利稅均實現翻番。茅臺品牌價值達到1033.80億美元,品牌全球排名由2016年的第93位升至目前的第14位,在全球酒類榜單中蟬聯冠軍。
值得關注的是,從發布的《茅臺集團科技創新工作報告》中可見,茅臺70年的發展歷程,其科技創新貫穿了茅臺每一個關鍵歷史時期,科創領先的特質始終貫穿其70年發展之中。
更為重要的是,在科學研究的助力下,茅臺酒釀造逐步構建形成了五大釀造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體系:基本構建形成以釀造微生物多樣性、穩定性和代謝機理解析為核心的基礎研究體系;構建形成以傳承傳統工法、數據闡釋指導和科學改進優化為主體的釀造工藝技術體系;完善形成精湛技藝、動態管理、層級清晰為特色的酒體設計三個體系,以風味導向為驅動的品質評價體系和以風險識別和控制為引導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控體系。
回顧茅臺70年間的15項開創性成就,發布茅臺酒釀造五大核心體系,茅臺宣布,“當前發現茅臺釀造過程及環境中有1946種微生物,其中1063種細菌,酵母菌和絲狀真菌類微生物883種。”一連串的數據清晰反映了茅臺酒在科創引領下,品質維度上的躍升。
千億航母,規?;?/strong>
近年來,隨著茅臺在資本市場的節節攀升,千億茅臺的強大勢能,帶動整個醬酒品類獲得了快速增長。
產能破百噸、千噸、萬噸,銷售破億、百億、千億,市值破百億、千億、萬億,茅臺“體量”成千上萬倍的增長,完成了從小作坊到千億級大型現代企業的華麗轉身。
縱觀茅臺的精耕之道可見,1978年改革開放發軔之年,茅臺酒生產突破千噸;1984年擴建年產800噸指揮部組建完畢,茅臺迎來第一個產能擴建高潮;2001年茅臺成功上市,茅臺酒產銷量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僅兩年后,茅臺酒產量突破萬噸大關;之后隨著新一輪的技改擴產,至2021年茅臺用18年的時間已全面釋放5.6萬噸產能,以硬核措施夯基壘臺開啟“十四五”征程。
隨著茅臺酒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2003年起截至2021年,茅臺累計投入10多億加大26萬畝高粱基地的建設,茅臺酒用高粱認證面積達近一百萬畝,覆蓋以仁懷市為主區域包括習水、金沙、遵義播州和匯川區等地,高粱原料種植的規?;藴驶?,成了茅臺酒優質穩產的首要支撐。
在經濟發展大時代下,茅臺更是推動了產能規模化、銷售市場規?;?、管理體系化、聚合引領貴州白酒產業集群化。站在新起點,貴州省提出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培育壯大白酒企業梯隊,打造以茅臺為引領的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集群,構建品牌強大、品質優良、品種優化、集群發展的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體系,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
規?;a之下的增產擴能、規?;癄I銷之下的雙輪驅動發力新增長極,以及規?;酆现乱I產業集群化沖刺“世界500強”。
1998年,習酒加入茅臺集團,實現中國白酒業最大的資產重組。“十三五”期間,習酒以每年銷售額以10億級以上的體量遞增,在2020年踏進中國白酒百億俱樂部,成為繼茅臺之后的第二家醬酒百億巨頭。加入茅臺集團后的21年間,習酒從區域性品牌成長為全國性品牌,實現了綜合實力、品牌高度、市場廣度和產品高端化的跨越。
2020初茅臺正式邁上“營業收入千億元、股價超千元、市值過萬億”新臺階,朝著1100億元的營收目標穩步前進。2021年茅臺順利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營業總收入1094.64億元,同比增長11.71%,超額完成年度營收目標,524.60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2.34%,各項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2022年為茅臺提速成長元年,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331.87億元,同比增長18.25%,實現凈利潤172.45億元,同比增長23.58%,創下了近三年來單季度最大增幅和茅臺上市以來最大單季增長數額,實現了“穩中有優、開門即紅”。
從兩份亮眼的數據看去,茅臺的“五線”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十四五”時期“雙翻番、雙打造”戰略目標正漸行漸近。
梳理發現,茅臺不斷推進現代化管理改革,走產融結合之路,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近30家金融機構合作,定調茅臺的金融布局。
近年來,隨著茅臺在資本市場的節節攀升,千億茅臺的強大勢能,帶動整個醬酒品類獲得了快速增長。酒業板塊提速,得益于茅臺營銷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化,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成為集團重要的增長極。
而早在2013年茅臺開始發力金融板塊,成立茅臺財務公司,經過多年發展,觸角逐漸延伸至銀行、基金、保險、租賃、投資等金融領域,構筑起“茅臺系”金融版圖。其“產融結合的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通過股權、投資等手段,進入金融、大健康、旅游、物流等相關領域,為企業的成長,打造新的增長平臺。
同時,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茅臺集團不斷進行文化賦能,茅臺集團年報顯示,文旅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1%,通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推進酒旅協同發展,成為集團主業新增長極。
作為貴州工業版圖乃至國家釀酒工業發展的領軍者,茅臺的發展軌跡正是中國工業不斷崛起的最好見證和注解。70年間茅臺的每次產能提升,都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和資源要素匹配,每一步,都科學又審慎、積極又穩妥?! ?/p>
拓寬一條規?;?、打開一扇共贏之窗、扛起一面責任大旗,擁抱新時代,茅臺這艘千億航母,正蹄疾步穩。
最新消息:
8月2日,貴州茅臺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76.17億元,同比增長17.38%;凈利297.94億元,同比增長20.85%。其中茅臺酒實現業務收入499.65億元,系列酒實現業務收入75.98億元;直銷渠道實現209.49億元,批發代理渠道實現20.66億元。
產量方面,公司期內完成茅臺酒基酒產量4.25萬噸、系列酒基酒產量1.70萬噸。報告期末,茅臺于國內共有經銷商數量2084家,減少5家;于國外共有經銷商104家。公司上半年營收已實現過半目標。

歡迎酒企參與,預約葉歌訪談
酒業70年深度報道:
上一篇:金醬酒業以“慢”系列致敬歲月,創造醬酒發展新思維
下一篇:芙蓉局技校同學聯誼會2022成為史上首次經典活動意義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