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10:48 瀏覽量:27139 來源:人民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在哪里?”“請問,去年我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修了多少路、多少渠?總投資多少?整個程序符合有關規定嗎?”1月12日下午,在江蘇海安愛凌村5組“我說你聽 你問我答”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現場,60多名村民搬上板凳,圍坐在農家小院中,向村支書問政策、問村務。
面對村民的“刁難”,海安開發區西場街道黨委副書記、愛凌村黨支部書記儲瑞龍逐一化解、娓娓道來,贏得了村民熱烈的掌聲。
據悉,江蘇海安愛凌村“我說你聽 你問我答”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自2018年9月開展以來,已經在全村18個村民小組有序展開,目前已開展20多場。“我說你聽”,宣講的是理論、政策、科普知識、村情等,“你問我答”,回答的是村民的切身訴求和心中的疑惑。愛凌村通過這種“互動式”的交流,用心搭建起了一座干群連心橋。
“在這里,我們聽到了接地氣的宣講”
面對村民的發問,海安開發區西場街道黨委副書記、愛凌村黨支部書記儲瑞龍根據自身參加黨員冬訓的學習積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向村民作了一個簡明扼要的解讀。
據了解,從2018年10月1日起,儲瑞龍堅持每天早上6點就夾著“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橫幅,到組入戶進行宣講,每次宣講至少1個半小時,這樣的狀態持續18天,最終跑遍了全村18個組,實現了宣講全覆蓋。
在當地,“鄰里會”已經被村民廣泛熟知。村民曹永富說:“‘我說你聽,你問我答’,這形式‘有血有肉’,很接地氣。”
“我說的是海安話,宣講的大都是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比如垃圾分類、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如何處好鄰里關系等,讓老百姓感興趣聽、聽得懂、聽得進,引導他們自發踐行文明。”儲瑞龍說。
愛凌村在創新宣講形式上也下足功夫,通過“志愿者講”“村民講”“文藝演出”等方式,將晦澀難懂的理論、政策、科技等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出來,讓村民一聽就懂、一說就記、一學就會。“志愿者講”,即由該村5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志愿者宣講理論、科技、政策、安全、關心下一代等方面的內容。“村民講”,即邀請村里在農作物種植、畜禽養殖等方面經驗豐富的村民宣講農技知識。“文藝演出”,即將“創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文明殯葬改革、身邊人的感人事跡等融入演出內容。
“在這里,我們對村情村務更熟悉了”
江蘇海安愛凌村由原來的凌河村、愛國村合并而成,各種矛盾沉積,經濟基礎薄弱。為推動村級經濟及治理大發展、大提升,該村在各小組創新召開“社員會”,與村民面對面,將村兩委會要做的事情和要解決的問題向村民作出說明并征求村民的意見,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在全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號角吹響后,愛凌村守正創新,將“社員會”升級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將陣地設在了文明實踐點,“搬”進了農家小院,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請問村支書,11組劉XX承包老百姓土地欠款的事情如何解決?”面對村民的“熱辣”提問,儲瑞龍淡定地回答:“關于這起土地流轉中涉及老百姓的租金問題,劉XX因其他的刑事罪已被判刑,但其土地租金還未繳納。這里向各位百姓做個承諾,大家土地流轉的協議是和村兩委會簽訂的,土地流轉的資金不會欠大家一分錢。我們將盡快與其終止合同,并將租給他的土地在流轉平臺重新發包。請大家放心,春節前,11組老百姓的土地租金一定發放到位!”說完,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針對“鄰里會”上村民提出的問題,愛凌村兩委會負責人堅持做到,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解答;不能當場答復的,事后經村兩委會討論研究后再行答復,若村兩委會仍不能解決則主動向上反映,尋求解決措施,最終確保村民提出的問題百分百答復,獲得了村民的一致“點贊”。
“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夠了解到村里的發展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還可以參與到社會管理,提問題、談建議,真正實現了當家做主。”老黨員石書進滿臉自豪地說。
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以來,愛凌村將話語權和知情權交給村民,征集到村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35條,每條都得到了落實,真正實現村務公開、村民自治,有話大家說、有勁一處使,干群之間心貼得更近了,村民們表示,既然村干部信任我們,讓我們一起拿主意,我們就要負起責任,共同當好村里的“管家”。
“在這里,我們向上發展的底氣足了”
自江蘇海安愛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開展以來,村干部的作風更實了,村民的幸福感增強了,村里的重點工作推行得更順了。該村群眾滿意度由原先的89%上升到了99.4%,矛盾糾紛發生率也下降了3%。
愛凌村將宣講放在首位,在工作開展前做通了村民的思想,消除了村民的疑慮,與村民達成共識,為重大項目的落戶及有序推進夯實了基礎。
2018年,投資1000萬元的農四路提檔升級項目和投資900多萬元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落戶該愛凌村。這兩個項目涉及到愛凌村的家家戶戶,必然會帶來一定的矛盾。該村利用鄰里會,在村干部與村民的一問一答中,對項目情況、拆遷安置等情況作了闡述,得到了村民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村里鋪上了柏油路,還建起了‘口袋公園’,村容村貌更整潔了,生活更有奔頭了。”村民張加山直言嘗到了發展甜頭,說話都有底氣了。
與此同時,村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也更高漲了。愛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鄰里會”為村民搭建起參與志愿服務的平臺,更好地發揮了志愿服務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如今,每位村民都能主動參與環境整治工作,自覺清掃家前屋后的垃圾,共同營造美麗村莊環境;全力服務鄰里,主動在家中辦起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購進農技、法律等方面的書籍,為村民提供學習提升、休閑娛樂的舒適空間;主動關心、參與社會治理,對“斷頭路”“土地流轉”等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提出建議,得到了村干部的回應和鄰里的呼應……
“我們將在‘鄰里會’上新增‘你說我聽’‘我述你評’兩個環節,引導村民擔當社會治理的志愿者,將想法、建議、看法說給我們聽,對我們的述職述廉進行點評,充分尊重每位村民的意愿,培育村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切實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攜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儲瑞龍說。(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全域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的巢湖樣本
下一篇:新春走基層:廣西新立村人均年收入近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