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 15:06 瀏覽量:20989 來源:中國食品網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近年來中國食品網,關于老年人保健品消費的相關問題層出不窮。昨天(28日),由中國消費者協會主辦的“老年保健與消費維權大家談”活動在北京舉行。中消協提醒老年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謹防各類陷阱。(10月29日 央廣網)
當下,一提到老年人,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保健品騙局。他們花樣翻新,運用“私人訂制”策略的銷售辦法,讓老年人欲罷不能。正如中消協所總結出的,不法商家的慣用伎倆不外乎“恩惠牌、親情牌、專家牌中國食品網、免費牌、功效牌和科技牌”。在強大的攻勢面前,老年人受騙也就不在話下了。坊間有一種說法,之所以老年人會受到各中國食品網種各樣的保健品誘惑,在于子女關心不夠,保健品銷售人員讓老年人感受到溫暖,正是子女的缺位,導致了不法分子的乘虛而入。不過,在筆者看來,讓老年人遠離保健品騙局,不能僅靠子女的關心和提醒。
各種針對老年人的騙局總是打著健康的旗號,對老年人渴望健康長壽的心理對癥下藥,惹得老年人“上桿子”爭著搶著去買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甚至不惜搭上終身積蓄,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很多年輕人無法理解老年人的這種心理,往往對此嗤之以鼻,有的子女苦口婆心地勸說,這些都不頂用,因為詐騙手段之所以能夠得逞,就在于“洗腦”較為成功。
筆者的母親曾經有一次被中國食品網一個同齡阿姨拉著去聽講座,說有禮品可以拿,母親便跟著去了,連續聽了一周的講座,每天帶回來一包食鹽,最后回來告訴我,打算花3000元訂一年的羊奶,因為講課的老師說,牛奶不利于中國食品網消化,還上火,而羊奶對老年人身體好。自己怎么勸阻都不聽,母親卻說,人家到處發傳單搞宣傳,也沒人制止,說明是合法行為,你憑什么說人家是騙局?
實際上,這種心理正是老年人受騙的根本。各種騙局要么在廣場上搭臺子、發傳單,要么在電視上打廣告,要么中國食品網在廣播里搞宣傳,總是通過合法途徑在宣傳產品。而此時,監管部門是缺位的,本著無人舉報便不處理的心態,導致這些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地得逞,花樣翻新地騙著老年人。因此,要避免老年人遭受保健品騙局,光靠子女勸說是不夠的,還需中國食品網要監管部門及時補位,才能夠讓老年人消費市場回歸理性和健康。(文/晏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