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3 16:59 瀏覽量:2963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俗稱“芯片”的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其中,位于產業鏈上游的IC設計環節至為關鍵。
9月17日,全球最大的可編程芯片(FPGA)廠商——Xilinx(賽靈思)技術日活動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舉行,主要面向成都以及周邊地區的集成電路類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和分享。據悉,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成都舉辦大型技術日活動。
Xilinx(賽靈思)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可編程邏輯平臺提供商,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市,在全球擁有約4200名員工、4000多項專利和2萬多家用戶。賽靈思是 FPGA、可編程 SoC 及 ACAP(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的發明者,利用其高度靈活的可編程芯片驅動著廣泛的行業和技術的快速創新——從消費電子到汽車電子再到云端,通過靈活應變、萬物智能的計算技術實現著行業的快速創新。

2013年全球FPGA的市場規模為45.63億美元,到2018年這一數值增長至63.35億美元。根據市場調研機構MRFR預測,隨著目前5G進展以及AI的推進,FPGA市場規模在2025年有望達到125.21億美元。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精煉的、跨越多個市場應用的深度技術分享活動,讓企業把握賽靈思全球領先的平臺及技術的最新消息和應用案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的問題。”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集成電路企業在做數字芯片時,通過FPGA,就能得出一個對比假想的結果,從而提升企業在前期芯片設計、驗證的操作能力,提高芯片流片的成功率,為企業節省成本。”
集成電路行業大咖助陣 分享行業洞見
記者了解到,所謂FPGA,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幫助開發者在短時間內利用個人電腦實現特定功能芯片的設計。通俗一點講,FPGA出現之前,所有集成電路都可被視作雕塑品,要雕刻一個成品,往往意味著浪費很多半成品和原料,這就是ASIC的制造。后來FPGA出現了,FPGA技術就是塊橡皮泥,實現了什么硬件電路都能模仿,想捏成什么樣隨你,捏得不行,可以重新再捏,這就是為什么FPGA被稱為可編程。
作為賽靈思在成都舉辦的首場技術日活動,當天活動邀請到賽靈思中國區副總裁唐曉蕾、北京大學教授羅國杰等技術大咖助陣,圍繞 5G、AI、云計算等熱點方向的技術特點話題進行主題演講,活動還包括技術方向報告、動手實驗工作坊、現場展示等內容。
在動手實驗工作坊中,來自賽靈思的專家工程師手把手指導,幫助相關的工程師快速掌握定制化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并部署到實際應用場景中。同時,賽靈思技術專家、工業市場經理還圍繞與成都當地產業密切相關的工業物聯網,視頻傳輸方案等技術內容進行了交流。
“以前我們在開發芯片應用時遇到問題只能自己打電話去聯系賽靈思的人,這個活動的舉辦讓我們更直觀了解賽靈思的應用案例,提升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的專業技術能力。”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企業代表說。
活動現場的展示區則為客戶演示了賽靈思最新的AI產品和成果,比如面向自動駕駛應用的圖像識別深度學習解決方案和面向視頻監控應用的單芯片8通道AI解決方案;針對大數據應用加速的Alveo加速卡演示;面向工業物聯網行業用戶的超低延時高清視頻傳輸解決方案、低成本MIPI解決方案和時間敏感網絡解決方案……在場企業觀看后表示,這次難得的技術日活動幫助他們開闊了眼界,啟發了思路,加深了對行業的前瞻性理解和洞察。

創新投入新運用 助力成都集成電路產業蓄勢騰飛
早在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即提出“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
四川省今年印發《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產業培育方案》,推動全省“一芯一屏”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助推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升級和發展轉型、支撐四川省實現“中國制造”西部高地戰略。
成都是中國軟件名城、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基地。今年6月,成都發布《關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將成都打造成為全球電子信息高端研發制造基地和世界軟件名城。
“成都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同時成都以‘菁蓉匯’為代表的‘創業天府’行動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賽靈思大中華區銷售副總裁唐曉蕾表示,“希望能通過我們領先的軟件框架,硬件平臺,以及對應的技術培訓,創業支持,創新生態以及賽靈思全球的市場渠道,為成都及周邊的地區面向人工智能、大數據、5G、自動駕駛、工業物聯網等領域創新企業服務,助力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蓄勢騰飛。”
作為西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聚集地,成都高新區承載了成都市近90%的集成電路企業,聚集集成電路企業約150家,包括英特爾、德州儀器、紫光展銳、新華三等知名企業,形成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配套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規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492.4億元,增長18.2%。

“我們力爭在2022年集成電路產業產值達到1700億元,在2035年產值突破3500億元,進一步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良性發展。”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產業生態圈建設為核心,加快建成產業特色鮮明、區域邊界清晰、體制機制專業、功能配套完善、區域識別突出的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積極融入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助力成都早日建成全球電子信息高端研發制造基地和世界軟件名城。(葉青 羅琴)
上一篇:青羊區市場監管局召開“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大會
下一篇:成都高新區引入垃圾回收銀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