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08:55 瀏覽量:1377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幾年,生鮮電商成為互聯網行業和零售行業巨頭們投資的寵兒,在資本的推動下,生鮮電商不僅在業態上愈發豐富多樣,競爭也愈演愈烈。不同于大部分生鮮電商以滿足終端客戶需求為初衷,宋小菜專注于服務于經銷商,在眾多電商中脫穎而出。今年3月12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萬物生長大會上,2019杭州獨角獸企業榜和2019杭州“1億美金以上公司(準獨角獸)”榜成為會場關注的焦點,估值超過6億美金的宋小菜作為唯一一家農業領域的互聯網企業,躋身準獨角獸行列。

配送前宋小菜供應商對胡蘿卜等蔬菜進行沖洗、分揀
采用“反向供應鏈”模式
建立蔬菜標準數據庫
“傳統的農產品完整供應鏈是‘生產者—農民經紀人(簡單產區代購)—產區批發市場—批發販運商—城市大型銷區批發市場—市區農貿市場個體戶—零售用戶’這樣的一個過程,中間環節十分冗長,交易中可能還存在短斤缺兩、以次充好等問題,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農產品交易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幫助客戶解決這些問題。”宋小菜品牌公關總監盧羽華這樣表示。
宋小菜的運行模式有其獨到之處,采用一套“反向供應鏈”模式,選取了零批攤販而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者作為自己的客戶對象,將城市蔬菜需求數據進行整合、歸類,再聚合到供應上游,實現以銷定產,精準分發。
“起初大家都不理解‘反向供應鏈’,因為傳統的農貿市場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形式,而我們采用的則是預售模式,大家不太愿意接受,所以我們在開拓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是騙子,我們也只能軟磨硬泡。”盧羽華有些無奈地說道。
盧羽華說:“在公司創業過程中,客戶什么時候上班,我們就跟著什么時候上班,有時候還同吃同住同行,時間長了,就建立了感情上的連接。特別感謝杭州勾莊市場的4位女老板,她們最先嘗試,買了一個品類的蔬菜,發現還不錯。漸漸地,我們平臺積累了一批種子用戶。”
從勾莊市場出發,宋小菜憑借自己特殊的經營模式和理念,逐步走向全國。
“這個‘反向供應鏈’的關鍵點在于對蔬菜這一典型的非標準產品進行標準化、商品化改造。”盧羽華說:“不同地區對于蔬菜的規格、品相、品種的偏好都是不同的,例如,湖北省恩施市的來鳳縣與宣恩縣是鄰縣,但一個縣喜歡紅皮西紅柿,一個縣喜歡粉皮西紅柿,所以宋小菜依據客戶的實際需求,將蔬菜按自然屬性、商品屬性、品質和服務屬性予以分類,形成一套指向明確的商品體系。這套體系使得客戶方、生產供應方、宋小菜平臺,以一個共同的語言體系來精準定義描述特定的商品,以系統后臺數據庫和前臺APP可視化呈現的方式實現,以此保證這是客戶所想要的。目前,宋小菜蔬菜標準數據庫包括近100個類目,6000余個SKU。”
沒有人走過的路,是挑戰,也是機遇。2018年,宋小菜全年蔬菜銷售超30萬噸,交易規模居全國前列。
目前,宋小菜上游覆蓋山東、云南、甘肅、內蒙古等10大蔬菜核心產區,下游觸達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杭州等70余個城市,客戶數量超過4萬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蔬菜交易流通體系。
上游生產賣貨“多快好省”
下游采購進貨“省時省力”
“蔬菜的生產者往往是去年別人種什么賺錢了,今年就一窩蜂地去種,以至于供過于求,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宋小菜是通過互聯網數據化的方式,讓這些蔬菜供應商能夠有目的性的做規模化供應以減少不必要的損耗。”盧羽華說。
蔡炳紅是宋小菜的葉菜供應商,他說,在沒有宋小菜這個平臺前,經常出現蔬菜賣不掉,沒人拉貨,甚至很多種出來的菜爛在地里的情況,使用宋小菜之后,效果明顯好轉,訂單量翻了一倍不說,人力成本減少了,收入也提高了。
“每個地區對于蔬菜的需求雖然不同,但是每個地區對蔬菜的需求變化起伏并不大。”盧羽華表示,宋小菜在APP后臺上整理收集每個攤位的產品預售量,聚焦50—70種蔬菜單品,短時間內就可以建立起每個城市蔬菜需求的數據庫。當平臺做到一定規模后,就可以通過數據預測出當地一段時期內的蔬菜需求,通過集單實現集采,如此便可提前幫供應商制訂供貨計劃,提高效率。
在杭州臨平亭趾農貿市場的一家攤位上,攤主徐麗打開手機上的宋小菜APP,依次點擊下單自己第二天需要的蔬菜量:“25—27斤裝的葉菜5箱,28斤裝的黃瓜3箱……”點購完一天的菜品后,徐麗說,“以前都是凌晨開車去到批發市場采購菜品,使用宋小菜之后,我們只要像今天這樣下完單后,第二天在附近的冷庫點提取貨品就可以了,省時省力,而且價格還實惠,對我們的幫助很大。”
“服務的主體越多,沉淀的數據越多。”盧羽華介紹,宋小菜這些年實踐的最大意義在于,證明了面對大宗農產品,數字化能做的不是消滅誰,而是如何讓這條產業鏈上的人和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實現共同成長,用互聯網的方式去激發農業產業鏈領域每個角色的專業價值,讓互聯網產業升級帶動農業,這是宋小菜最愿意看到的。
在交易履約過程中,宋小菜積累沉淀人、貨、車、倉、價五大核心數據庫。依托核心數據庫,自主開發各類移動互聯網工具,為上游生產組織者提供物流調度、加工存儲、農產品價格行情、農業供應鏈金融等多樣化的產業服務,拓展生鮮產業服務領域。
“我們要做的是鏈接和整合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渠道,為農貿市場賦能,而非取代。”盧羽華說,宋小菜打造開放平臺,連接生鮮產業各相關機構和從業者,是為了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形成共創共贏的健康產業生態。
如今,宋小菜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業績,獲得了政府、媒體、投資人和社會大眾的高度認可。作為浙江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宋小菜獲得商務部中國蔬菜流通協會頒發的“全國十佳蔬菜產業服務企業”“全國十佳蔬菜電商平臺”等稱號。
上一篇:中埃綠色生物制造聯合實驗室建成
下一篇:安廚完善農業產業服務 創新電商扶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