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10:55 瀏覽量:22791 來源:農民日報
2009年,全國第1個奶農創辦的鮮奶吧——“瀅氧美食”鮮奶吧在山東濰坊誕生。10年來,奶吧的發展如雨后春筍,數量增加,規模增大,質量提升。據山東奶協調查數據,目前全國各類奶吧數量約1萬個左右,僅山東就有2000多家,日處理鮮奶數量約占全省鮮奶總量的5%。
奶吧作為中國奶業發展模式的創新和補充,連接著奶源與消費者,為使奶吧產業能夠走上健康而持續的道路,近日,第二屆中國奶吧發展論壇在山東濰坊召開。論壇上,來自行業的專家、奶吧經營者、奶源牧場負責人、奶吧營銷專家等齊聚于此,共商奶吧發展升級的策略。
2018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建設加工廠”。而鮮奶吧投資小,更接近消費群體,是適合大部分中小牧場發展乳品加工的模式。奶吧產業經歷了10年的發展,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發展格局不斷完善,品牌奶吧不斷涌現,質量監管日益強化,安全水平日益提高。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早在7年前就開始關注奶吧,據他介紹,鮮奶吧是創業者在實踐中的創造,創造了一種微型的產業鏈,是一種新的業態形式,是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產物。鮮奶吧有就近、新鮮、有營養的優勢。同時,鮮奶吧拓寬了乳制品的銷售渠道,擴大了消費群體,增加了消費量。奶業發展的源動力是消費,所以只有擴大消費才能促進奶業的發展,同時鮮奶吧也調整了乳品的生產結構和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另外,鮮奶吧在消費形式上也是一種創新,靠體驗增加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鮮奶吧從誕生以后飛速發展,這說明了這種產品有市場需求,同時也說明了從業者有經營的積極性,這兩點背后實際上說明鮮奶吧這種業態符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有科學性,有存在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是應運而生的。
劉成果認為,對鮮奶吧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護,并且要確保安全,絕不能出問題。很多事物都是先發展后規范。現在鮮奶吧實踐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所以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要管,首先要有依據,所以根據鮮奶吧的規章要建立,辦法要完善,標準要制定。要明確監管責任,只有明確了責任,并且監管到位,鮮奶吧才能夠健康發展。搞好鮮奶吧,既要靠監管保障,又要靠文化導向。奶吧行業內部在實踐上進行規范管理,是一種文化引領,是一種自信,是一種自覺,是一種自律,從而能夠達到自強。奶業文化的本質實際上就四個字——營養健康。生產的是營養,服務的是健康。所以整個行業都要重視奶文化,要確保飼養環節、加工環節、銷售環節整個鏈條的有序進行。
在論壇上,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提出,奶吧是模式的創新,是發展的補充,要總結好經驗、把握好發展。新發展孕育新模式,新模式集聚新動能。奶吧,應勢而生,順勢而為,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拓寬了出路,延伸了利益,凝聚了智慧。
首先,奶吧是消費模式的創新,是市場發展的補充。奶吧,是以奶制品供應和消費為主的場所。奶吧在我國的出現,既是我國奶業特殊發展階段的偶然,也是中國奶業長遠發展歲月的必然。一是它滿足了就近消費,滿足了低溫鮮奶消費。眾所周知,奶中既有豐富的蛋白、脂肪等常規營養物質,更有其它食品沒有的,或者是少有的,種類繁多的功能活性物質。要保留這些物質的活性功能,低溫巴氏是目前最好選擇。二是它以消費為突破口,拓寬了產業鏈,照顧了利益鏈,是促進一體化進程的有效手段和有利補充。因此,奶吧凝聚了發展智慧,釋放了發展動能,就目前而言,雖然它不可能成為消費主渠道,但對養殖,對加工,對銷售,甚至是對消費,都可稱得上是創新和補充。
同時,要總結好經驗,規范好、把握好、指導好和推動好奶吧持續健康發展。奶業是良心產業,乳品質量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必須堅守安全底線,筑牢質量防線。奶吧雖已發展10年,但它仍是新事物,要給予必要的關注、支持和管控。奶吧持續健康發展,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質安全、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為目標,大力推進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滿足人民對優質乳制品的需要。奶吧持續健康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乳制品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消除產業鏈各環節監管漏洞,落實好“四個最嚴”要求,即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讓廣大乳品消費者吃得安心放心。
對于奶吧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方向,一些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院劉玉滿認為,奶吧的發展順應潮流,是回歸產業的理性發展。從未來看,奶吧的發展前景廣闊。他建議,做奶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奶吧經營者要在各自所處的環境和實踐中去感悟,要以賣好一杯“鮮”奶為第一要務。另外,“安全”關系奶吧行業的生死存亡,一定要打好安全牌,對行業來說,安全絕不能出任何問題。
山東合力牧業負責人李大江認為,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起有落,奶吧的發展是要長久的投入并給予支持才能走得更長遠。奶吧首先作為餐飲的業態,與餐飲的產品形成聯系,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發展起來。要如何突破產品的質量問題,首先,要在生產的環節加強控制,確保質量。其次,是市場的準入原則和條件,雖然國家目前有相關政策準入,但是如何在這個模糊的地帶內落實政策,仍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海睿農乳業營銷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侯軍偉告訴記者,奶吧發展也迎來了政策的支持,奶吧的模式越來越受關注,相關的政策也在助推奶吧塑造品牌,隨著各地落實奶業振興相關政策,奶吧發展將迎來高潮。他認為當前大多數奶吧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優勢在于自有牧場,奶源穩定,經營靈活,試錯成本低,渠道封閉,容易場景化建設,模式可復制。劣勢在于規模小,資金實力弱,技術能力弱。從發展機遇來看,奶業振興政策帶來好的市場機遇,新鮮乳品認知程度越來越高,新零售快速發展。
十年磨一劍。中國奶吧已經走過十年,它伴隨中國奶業的發展而發展,成為中國奶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拓寬乳品加工流通渠道,擴大乳品市場消費,增加奶農收入,促進利益聯結和產業發展諸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