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16:46 瀏覽量:13671 來源:中國名酒莊
張金修出生于皖北酒鄉——亳州市渦陽縣高爐鎮一個釀酒世家,家庭的環境影響了他的一生。幼時的他,常常跟著父親在釀酒車間玩耍,目睹了大人們蒸酒的全過程。喜歡看五谷雜糧發酵時霧蒙蒙的蒸汽升騰,喜歡看工人們赤裸上身圍著圍裙揮汗如雨翻酒糟的場景;喜歡聽運酒糟的獨輪車不時發出的吱呀吱呀的響聲……

有時,順著酒香偷偷溜進釀酒車間,看師傅們釀酒、品酒時的表情,便知道品酒要慢慢飲、細細品,有時,他也想嘗嘗,趁大人們不在意之時,他也小口偷飲學著品,便覺醇香撲鼻,醍醐灌頂。后來,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漸漸養成了慢慢飲、細細品的習性。從此他對白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品味研究起來深感趣味無窮。

張金修畢業后,面對工作多種,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釀酒,從此影響了他的一生。開始在當地一家酒廠負責原酒驗收,在工作中他又跟著師傅學習取經。師傅傳承的是老工藝,從一看、二聞、三品嘗學起,他這一便心領神會,融匯貫通。學到了傳統釀酒工藝的真諦,不斷在實踐中論證應用。有時候一天要品嘗二十多種酒樣,以致舌頭燒爛、舌面發黑,甚至疼腫。他沒有退縮,每天堅持品酒,直到完工。為保證口感的靈敏度,他不吃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克己奉公。

為提高業務水平,他前往四川、江蘇、貴州等地投名師學習取經。并多次參加全國酒類技術培訓班及研討會,與行業專家面對面交流,同時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之中。
他堅守釀酒事業30多年,不斷創新,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他把自己融入了釀酒事業,視釀酒事業為自己的生命。他在磨礪中進步,在釀酒中修行。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創新,并撰寫了數十篇關于酒類技術研究的論文,有多篇獲得國際同仁的贊頌。本人榮獲2016年工匠中國年度創新人物獎、2016中國釀酒行業新標桿人物獎、2017工匠中國年度十大人物獎、“中國釀酒大匠”等殊榮。
2010年擔任濟南紅高粱酒業公司、濟南金醉福酒廠總工程師,繼續在砥礪前行。他先后研發了桂花、桑葚、青梅等系列低醉度營養果酒,獲得了廣大消費者和市場的充分認定。
2015年,為了回饋社會、支持家鄉建設,他在安徽渦陽創辦了安徽省天下道源酒業有限公司和渦陽縣釀酒研究所,為了推進釀酒技術傳播和傳承。先后研發了桂花、桑葚、青梅等系列低醉度營養果酒,打造了“紫道”“紫羅紅”“養之冠”三大系列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為了白酒釀造技藝的發展傳承,他用多年實踐經驗和祖傳秘方成功編撰了“中國傳統白酒釀造技藝108口訣秘籍”,語言精煉,要點突出,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谠E一經問世,迅速在白酒行業中傳播開來,被譽為酒界的“武林秘籍”交口贊頌。
口訣涵蓋了食品安全、原料的甄選、釀造、蒸餾、儲存、酒體設計、勾調、行業變化與市場需求、新品開發等白酒工藝方方面面的關鍵管控。該口訣秘籍對于白酒企業文化的推廣和技術品質的提升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對于傳統白酒技藝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中國傳統釀造工藝的傳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且具開創性。
近幾年來,在全國酒體設計技術培訓班上,主講白酒的酒體設計及勾兌技術的有關知識,學員們如坐春風。他把自己的釀造心得無私地分享給學員,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行業標兵,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弟子九州名。被譽為“實戰型專家”,酒界蜚聲。
由于多年努力,張金修釀酒技能得到不斷地提升。在2019年春季糖酒會上終于被白酒泰斗賴高淮先生收為關門弟子,并得到賴老的高度稱贊和肯定。酒類行業傳佳話,師徒聯手共傳承。共同為我國的白酒事業發揚廣大,再立新功。
張金修自從踏入釀酒行業,一路艱辛,一腔癡情,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他把青年的激情、壯年的赤誠、晚年的智慧都投入到了這個偉大的事業之中。天道酬勤,收獲頗豐。他是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促進會發酵食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名酒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特騁專家,首屆中國釀酒大匠,首屆中國名酒大師,國家一級品酒師,高級釀造師,高級勾調師,高級檢驗師,名至實歸,是新時代的行業精英。
三十余年,默默耕耘,砥礪修行。在時光中沉淀,在創新中求生,在實踐中摸索,在理論上升騰。修得正果,終成一代大師,酒界稱頌。大國工匠,至臻至純,愛酒一生,賡續傳承。
回首來路,真正是:坎坷之路,金色人生。春華秋實,大器修成。(作者/王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