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16:18 瀏覽量:2441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近日,浙江大學生物技術研究院毛碧增課題組再次來到浙江省桐鄉市,對當地杭白菊新型種苗的葉片質量及杭白菊品質進行測定。這是該課題組今年3月以來第3次來到桐鄉,課題組通過研究,建立了杭白菊新型種苗技術體系,力圖安全還原高品質杭白菊。

常規杭白菊與新培育杭白菊對比
據了解,杭白菊經過多年的無性繁殖,會造成病毒感染并積累,直接影響杭白菊的產量和品質。目前,全球已經報道了超過20種病毒和類病毒病原體感染菊花植株,其中我國已報道發生的菊花病毒病有9種。
浙江省桐鄉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藝師馬常念表示,正如草莓脫毒苗廣泛應用一樣,近年來,桐鄉市農技部門一直致力于提高種苗質量,培育健康種苗。
今年3月,為推進農業農村部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項目《杭白菊品質提升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推廣》,毛碧增課題組在桐鄉組織召開了項目實施現場會。現場,課題組的最新進展匯報給桐鄉菊農們帶了好消息。課題組首次從桐鄉杭白菊葉片中分離到了一種植物新病毒,創制了可脫去上菊花B病毒等9種植物病毒的技術,建立了杭白菊新型綠色種苗技術體系,培育了一批檢驗合格的綠色健康種苗。
有病先找病因,才能對癥下藥。課題組首先對危害杭白菊的主要病毒進行了鑒定,毛碧增團隊從桐鄉石門鎮螺螄浜、梧桐街道錢林村、河山鎮廟頭村、石門鎮花園里、石門鎮桂花村、石門鎮顏井村、桐鄉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試驗基地等7處地點進行杭白菊病株采集。通過小RNA測序、電鏡觀察、RT-PCR(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及測序等反復試驗,確定侵染桐鄉杭白菊的主要病毒病原為菊花B病毒,這是甘薯羽狀斑駁病毒在菊花中的首次發現。
隨后針對該病毒,課題組進行了小洋菊健康種苗創制及快繁及小洋菊健康種苗的田間繁育,采取“多步分步法”莖尖培養。“每個植物最嫩的地方,即新生的莖尖是無病毒的,我們將莖尖截取下來,再通過植物培養技術形成健康苗,而健康苗生產出來的就是綠色健康菊花。”馬常念說。
在綠色新型種苗田間農藝性狀考察中,課題組發現,綠色新型苗在株高、葉面積、葉綠素相對含量、凈光合速率等方面均優于常規苗。
馬常念表示,杭白菊綠色新型健康種苗培育作為杭白菊品質提升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利用生物技術創制杭白菊綠色新型健康種苗,將為保障杭白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效途徑,預計明年在桐鄉地區集成推廣。(蔣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