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07 13:54 瀏覽量:1538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日前,網紅糕點品牌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向媒體表示:2019年末,法院認定北京易尚的第43類和第32類餐飲類商標與鮑才勝公司第30類糕點類的商標構成類似商品與服務,維持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無效宣告裁定,駁回北京易尚的全部訴訟請求。這意味著鮑師傅近年來的維權之旅即將接近尾聲。
無獨有偶,歷時29個月商標維權博弈,面對7千余家假冒店挑戰的鹿角巷日前終于拿下了第43類商標;吉百利英國有限公司(怡口蓮品牌所屬公司)起訴怡口蓮(廈門)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怡口蓮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獲法院一審認定成立;2019年6月,京城網紅小吃“京天紅啟動商標維權行動,目前正在等待商評委裁定......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企業的維權之路越走越順暢。
山寨完敗真鮑師傅勝出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自2014年成名,鮑師傅就飽受山寨之苦。“一直以來,我們不是在維權,就是在維權路上。”據鮑才勝介紹,2004年,他在北京開出了首家鮑師傅糕點店,其獨創的“肉松小貝”迅速走紅,山寨店隨即出現,“最多時,全國號稱可加盟的鮑師傅有上千家,其中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最猖狂的。”
一心想做好糕點的鮑才勝沒想到陷入大規模打假之戰。“打假那段時間是最難熬的,2018年時,公司幾乎全部精力都用在打假。那時我甚至都想換掉鮑師傅這個品牌名字。”但在2019年,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鮑才勝一下子感覺“打假效率提高了”。2019年12月底,隨著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一紙判決,鮑才勝與號稱可加盟的易尚“鮑師傅”長達兩三年的商標之戰終告獲勝。
據了解,截至目前,鮑才勝公司對北京易尚加盟店進行證據保全的有162家,立案147家,涉及北京、南京、蘇州、揚州、南通、西安等多個城市。現判決和調解結案的已達61家,鮑才勝公司全部勝訴。
實際上,自2017年年底至今,鮑才勝公司已經在全國18個地區針對213個侵權門店提起了訴訟,目前有129件已經通過判決、調解、和解的方式結案,北京地區的山寨鮑師傅店已從300多家減少至不到30家。
“今后公司的主要精力將全部調整到主營業務上來,研發出更多的新產品,給喜愛鮑師傅的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維權的勝利終于讓鮑才勝松了口氣,“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也是我最喜歡做的事。”
國家法規提升企業維權信心
“速度太快了。”談及今年以來的維權進程,鮑才勝感到不可思議。過去幾年維權時的窘境至今歷歷在目,“費時費錢費心,經常是摁下了葫蘆,浮起了瓢。”據他介紹,以前一個案件一審的周期大概是8到9個月,現在兩三個月就能結案。不僅案件審理速度越來越快,而且懲罰金額也有所加大。
據記者了解,近來,維權取得重大進展的不止鮑師傅。2019年底,鹿角巷終于拿下了第43類商標,這意味著鹿角巷終于從這場曠日持久的山寨難題中找到了一個突破口:若市場上出現同商標或者相似商標的仿冒品牌,那么這些仿冒品牌就構成了侵權行為,可以將之訴諸法庭。鹿角巷表示,未來將在門店擴張、產品創新等多方面進行升級。
另外,著名的京城小吃京天紅炸糕雖然維權案目前還未有最終結果,不過,京天紅創始人表示,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山寨店的開店速度已經明顯放緩。
鮑師傅對目前的打假形勢開始變得樂觀。“起訴的所有山寨店都是敗訴,已經判決下來的有50多個。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是我們維權成功的后盾!”鮑才勝一再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商評委和各級法院等國家機構,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違法侵權打擊力度為打假創造了良好環境,讓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對行政執法的信心不斷增強。
據了解,2019年以來,國家在法律上進一步加大了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力度。作為知識產權保護重要舉措之一,2019年11月1日起,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正式施行。商標法第4條修訂后增加了“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的內容。商標侵權懲罰性賠償上限由3倍提升到5倍。同時,商標局表示將加大打擊力度,在商標審查和異議階段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并加強對惡意注冊行為的監控。
2019年11月24日,為進一步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有力帶動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發布。其中明確提出,力爭到2022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將明顯改觀;到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企業今后注冊商標時很明顯是為了傍名牌,在商標實質審查階段即使沒有當事人的介入,也會被主動駁回。這將提升中小企業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法律界人士表示。
法律界人士建議,企業在注冊商標時要有“前瞻性”,全方位考慮目前經營領域的保護范圍,長遠規劃未來可能會延伸的業態,盡可能在最初注冊時申請全面,防止出現模糊地帶,對未來發展造成阻礙。另外,要注意日常商標監測,發現被他人搶注,應在法律要求時效內及時提出異議。
編后
實際上,鮑師傅的維權并不是個案。近年來,市場上出現大量搶注知名度較高商標、反復搶注等惡意搶注事件,被侵權的企業眾多,不僅對品牌形象造成沖擊,也使其聲譽受到了影響。有些企業維權過程中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最后不得不放棄維權。
由于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企業商標保護還存在很多難點,因此,作為知識產權人的企業自身,也需重視和加強對其權利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