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11:15 瀏覽量:1511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020年的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的肆虐,顯得格外安靜冷清。在所有人居家防疫的時刻,卻有這么一群人,堅定踏上了充滿艱辛的逆行路,沖鋒在前,他們都是平凡的個體,卻又是不平凡的逆行者,他們的名字是市場監管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很多關于他們的故事,60、70、80、90后的他們,雖跨越4個年代,卻都代表著市場監管人的堅守與執著。
60 后的堅守 抗“疫”戰線的白發“護市人”
在浙江平湖市抗“疫”一線,有一位來自當湖所的白發“護市人”,他叫吳杏觀,離退休只剩不到10天,但卻依然加班加點,奔波在人員密集、人流量大的農貿市場、農批市場、大型商超、飯店食堂,不分白天黑夜地進行檢查。
“我不老,我可以。我要站好我的最后一班崗。”面對晚上加班檢查餐飲夜宵店的工作,這位有著37年黨齡還有不到10天就滿60周歲的老市場監管人主動請纓。
老吳還總是拗著一股老黨員的脾氣,對經營者提醒“少經營、勤消毒、講安全”“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對消費者普及疫情防護“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外面聚餐很危險,家里吃飯更安心”。這段時間,老吳和同事們共檢查了98家夜宵店,除了檢查食品安全、消毒防控外,還檢查了是否有宰殺活禽畜動物行為,并仔細詢問從業人員近期行蹤,努力宣傳防疫知識勸導停業。
70 后的奉獻 用腳步“丈量”監管地圖
1月28日晚上十點,林埭市場監管所的工作群里依然忙碌,所長丁峰正在布置第二天的工作任務。新春佳節,疫情突然而至,打得大家措手不及。作為70后,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大家子需要照顧的丁峰,老母親中風后一直住在醫院需要人照顧,兒子在外讀大學也難得回來團聚。然而,丁峰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常常工作到半夜。
每天,農貿市場里都能看到丁峰的身影,檢查農貿市場是否有活禽交易,物價是否穩定;餐飲店里留下了丁峰的足跡,他在確認是否有野生動物交易,餐飲器皿是否每日消毒;藥店里也有丁峰的身影,他在檢查防疫用品是否價格穩定,防疫相關藥品購買是否實名登記……
80 后的沖鋒 馬不停蹄連續抗疫的領頭人
陶建明,新倉分局局長,從1月24日大年夜至今未休息過一天,作為分局局長的他,以身作則,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他堅守崗位,嚴密細致做好疫情排查、防控,與局、鎮相互配合,帶領該分局全體干部職工履行好市場監管的職責。
該分局分為三個行動小組,他作為其中的一小組負責人,帶領組員開展農貿市場、食品、餐飲、藥店、培訓機構等經營單位各類檢查,維護新倉市場在疫情特殊時期的穩定。除此之外,他也加入到鎮安排的夜間卡點值班工作。新倉分局在他的帶領下,這段時間檢查農貿市場28個次,檢查餐飲食品經營單位312戶次;檢查藥店診所80戶次;檢查培訓機構60戶次,檢查農村家宴中心58戶次,全部停止營業。
90 后的熱情 有令必達阻擊疫情我先行
“時間與距離在疫情面前從來都不是問題,堅守崗位,有令必達是應該且必須的。”獨山港分局綜合組工作人員錢靜燕2020年1月新分配至獨山港區,家中才一歲多的孩子正是最需要母親陪伴的階段,現實困難并沒有熄滅她堅守工作崗位、參與疫情阻擊戰的熱情。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錢靜燕積極主動參與對藥店、商超、農貿市場的巡查中,真正做到了哪里需要支援去哪里。作為一名聯村干部,錢靜燕與全公亭社區干部一起挨家挨戶確認是否有外地返平人員,并及時登記。若無人員在家則在門口貼租客須知告示,以便返平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相關信息并去社區登記,確保外地租客返平登記情況的及時性與有效性,積極協助社區做到摸排防控無死角、全覆蓋。
從60后到90后,市場監管人都是一樣的堅守執著、一樣的熱情細致,面對疫情,主動出擊一線,加班加點,只為守好平湖這一座城,守護城里的每一個人,他們的故事也還在繼續……
上一篇:崇明區:嚴管農村家庭辦酒
下一篇:紹興越城區: “互聯網+”防疫模式保障企業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