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08:51 瀏覽量:10616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葉青報道)2月17日,記者從成都市規范經營性無證無照行為聯席會議辦公室(以下簡稱:市規無辦)獲悉,日前,《成都市市場主體行政審批事項監管清單和分類監管行業主管部門目錄》(以下簡稱:《清單和目錄》)已編制印發,這標志著成都市建立起市場主體監管事項清單管理制度。
據悉,清單共500項,涉及40個監管部門,目錄明確了186個行業對應的36個主管部門。這是成都市依法劃分和厘清“先照后證”“證照分離”改革后部門監管職責的重要依據,也是成都市“寬進”后實現“嚴管”的又一重要舉措。
“2018年4月,成都市就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的實施意見》,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明確了市級相關部門查處職責。2019年,全市共規范治理無證無照經營21751戶,引導辦證辦照 14854戶,停業關閉6897戶,有力助推了成都市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但由于沒有擬定配套的監管清單和監管目錄,有的行業領域仍存在權責不清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規無工作的順利開展。”市規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和成都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下,《清單和目錄》應運而生。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按照市政府有關優化營商環境、動態管理權責清單的要求,市規無辦結合成都市機構改革情況,牽頭擬定了《成都市市場主體行政審批事項監管清單和分類監管行業主管部門目錄》,并于今年初正式印發。
《清單》不僅列明了具體審批事項的監管部門,還列明了審批部門、審批層級,方便企業、群眾辦理行政審批,《目錄》則把186個行業對應的36個主管部門和監管依據一一列明。
“通過進一步明晰監管事權、監管邊界,從根本上解決監管職責相互交叉、權責混淆的情況,倒逼行政審批部門壓減不必要的審批事項,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切實履行起一管到底的監管職責。這一舉措對成都市加快構建權責明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各區(市)縣將根據實際情況,延伸出臺本地區的《清單和目錄》,落實本地各監管部門的職責,明確監管的事項和措施,為今年無證無照經營綜合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依托成都市市場主體智慧監管平臺,強化無證無照經營信息歸集、共享運用和情況通報,加強部門之間協同聯動。
“《清單和目錄》由涉及的市級部門(單位)在門戶網站上公開,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同時接受社會監督。《清單和目錄》不是固定不變的,今后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政權力責任清單調整實際,實行動態調整,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