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11:07 瀏覽量:2332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9年首家IPO“撤單”企業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乳品)近日再次發布招股說明書,擬上市地則由上交所主板轉戰深交所創業板。
此前熊貓乳品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表示,撤回IPO系公司綜合考慮經營戰略和資本戰略后作出的決定,并不排除后續再次謀劃上市。
時隔一年有余,近日,熊貓乳品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更新后的招股書,發行股票不超過3100萬股。在募集資金方面,新版招股書顯示,熊貓乳品本次擬募資約5.52億元,相比之前6.2億元資金縮水超10%。
然而記者注意到,此前熊貓乳品就一度因為產品單一,對客戶依賴性大,以及業績不穩定等問題受到質疑,其最新發布的招股書顯示,上述問題并未得到明顯改善,從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凈利潤更是下降近四成。
多次沖刺資本市場
招股書顯示,熊貓乳品的主營業務為濃縮乳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公司控股股東為定安澳華實業有限公司,持有378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40.65%。李作恭和李學軍、李錫安父子三人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股份達53.84%,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統計,熊貓乳品拳頭產品“熊貓牌”煉乳,2018年銷售規模僅次于雀巢,是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
相關業內人士指出,熊貓乳品盡管已是國內第二大,但相比雀巢這樣的國際巨頭品牌,其銷售區域和品牌影響力仍舊有所不足,這也是公司一直希望登陸資本市場、擴張版圖的原因。
資料顯示,熊貓乳品前身浙江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在一系列股權變更之后,2012年,定安澳華實業有限公司以1987萬元競得浙江東日手中熊貓乳業的42%股權及熊貓乳品類系列商標所有權,成為熊貓乳業的控股股東。
此后,熊貓乳品迅速發展,2015年6月16日,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開始資本市場之路,2016年10月11日,其向浙江證監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正式啟動IPO進程。2018年11月,熊貓乳品向證監會報送IPO申請文件,2019年1月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審查反饋意見,1月8日,熊貓乳品董事會決議終止IPO申請。
接近熊貓乳品人士彼時對記者表示,(撤回)主要原因還是和IPO審核的大環境有關,許多公司對后續審核風向把握不定。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熊貓乳品作為國產煉乳制品供應商,謀求IPO原因無疑是希望通過資本紅利實現公司產品多品類布局,但鑒于公司在產品、銷售模式、渠道和客戶群層面都有比較單一,因此即使能夠登陸資本市場后續公司也還有諸多方面需要改進。
業績下滑仍要加碼產能
第二次沖擊A股市場,熊貓乳品“成色”如何?記者查閱招股說明書相關數據發現,進入2019年公司業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現象,而其客戶集中、產品單一等問題也未見明顯改變。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熊貓乳品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4.09億元、5.34億元、6.02億元及4.09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553.4萬元、8691.25萬元、9475.26萬元和4004.8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的營收較2018年同期增長0.65%,但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下滑36.77%,同時,扣非后凈利潤由2018年同期的5802.59萬元下降至3559.33萬元,下降幅度38.66%。
對此,熊貓乳品表示,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是由于2018年以來公司陸續推出新產品,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并持續擴大銷售團隊規模,導致固定資產折舊和銷售費用明顯上升;其中,前三季度制造費用同比上升約752萬元,銷售費用同比增加約691萬元。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半年報中,熊貓乳品業績下滑更為明顯,2019年上半年營收2.14億元,同比下降17.6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146.61萬元,同比下降75.24%;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減少286.99%。
公司給出的解釋則和招股說明書中有所不同,熊貓乳品解釋稱,主要原因系受宏觀貿易形勢不確定性影響整體市場行情趨于冷淡致使主營業務收入有所下降,同時山東新工廠處于剛開工投產的初期,產能需要有個逐步增長的過程,使得主營業務成本下降幅度小于主營業務收入下降幅度;另外,戰略新產品的上市也使得銷售費用隨之增加。
熊貓乳品產品毛利率也呈下降趨勢,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分別為37.26%、30%、32.92%和28.37%。
在主營業務和客戶依賴度方面,數據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熊貓乳品的濃縮乳制品銷售收入分別約2.77億元、3.62億元、4.51億元和2.83億元,占各期主要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98%、67.95%、75.15%和69.52%。
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熊貓乳品前五大客戶營收總額分別為1.46億元、1.94億元、1.86億元以及1.1億元,占其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5.64%、36.29%、30.98%以及27.08%。其中,2016~2017年,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均為熊貓乳品第一大客戶,2016~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向香飄飄的銷售金額占其濃縮乳制品銷售收入的14.54%、16.23%、16.45%和9.12%,香飄飄成為其煉乳產品主要的直銷客戶之一。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熊貓乳品擬募集資金分別用于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制品生產項目、濟陽二期年產2萬噸濃縮乳制品項目以及營銷和應用中心項目上,其中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制品生產項目擬使用的募集資金金額約3.2億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近年來,熊貓乳品產能利用率則在進一步走低。熊貓煉乳系列產品(包含甜煉乳、淡煉乳、甜奶醬)在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的合計產能分別為1.6萬噸、2.6萬噸、3.6萬噸和3.6萬噸,對應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26.88%、88.99%、78.77%和65.77%。奶酪產能利用率則為6.54%、8.77%、8.58%和35.49%。
對于公司轉戰創業板有何考慮,以及業績下滑如何挽回,產能過剩仍要擴產的原因等問題,記者致電熊貓乳品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根據自身發展狀況以及當前國內資本市場發展趨勢作出變更上市板塊的決定,符合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同時,新冠疫情導致全國范圍內大面積停工停產,但隨著疫情好轉公司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疫情對公司的業績不會造成深遠影響。
上一篇:乳制品企業健康抗疫之外的“溫柔支援”:火線湊齊三萬多個提手送給一線醫護
下一篇:2020年1-2月全國白酒產量統計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