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1:07 瀏覽量:11596 來源:新京報
貝因美主要從事嬰幼兒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2013年成為嬰幼兒奶粉市場銷量第一。2014年2月,公司更名后專注孕嬰童食品生產銷售,剝離了除食品以外的其他業務,但營收卻逐年(2013年至2018年)下滑。
貝因美業績的變化也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7月2日,深交所對貝因美下發年報問詢函,共列舉了13個大問題,包含商譽、應交稅費、存貨余額、貨幣資金余額等方面。
7月9日,貝因美回復了問詢函。
近年凈利潤盈虧交替,貝因美稱對政府補助不存在重大依賴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貝因美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依次為-7.81億元、-10.57億元、0.41億元、-1.03億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依次為-7.99億元、-11.39億元、-2.17億元、-1.38億元;實現非經常性損益 0.18億元、0.82億元、2.58億元和 0.35億元。
在回復函中,貝因美逐一解釋了這些年業績變動的原因。
2016年,跨境電商、海淘逐漸興起,嬰幼兒奶粉行業渠道結構、消費趨勢發生較大變化,奶粉行業競爭加劇。貝因美傳統渠道轉型不力,加上假冒奶粉事件等多種因素影響,公司2016年度營業收入急劇下滑,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2017年8月,配方注冊首批注冊號正式發布,奶粉新政開始落地,在新政實施前后以及隨后的過渡期內,渠道商謹慎觀望、中小品牌競相殺價甩貨,市場競爭白熱化,同時公司客戶出現了大面積的回款困難,老包裝和非注冊制產品面臨淘汰,對此貝因美相應計提了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加上達潤工廠投資損失較大,導致2017年產生大幅虧損。
2018年度,貝因美重塑品牌,重建渠道,精準投入提高營收質量, 提高人均效能,減少低效投入,實現了大幅減虧。但由于營收規模仍處低位,成本控制受限于原有規模設置過大、配方注冊難以及時調整,導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仍出現虧損。
2019年,隨著嬰兒出生數繼續下降,嬰兒奶粉行業的市場增長趨緩,競爭形勢嚴峻,品牌擠壓加劇,疊加公司產品的關鍵原料乳鐵蛋白漲價及處理臨期粉等因素影響,2019年度扣非后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若剔除乳鐵蛋白漲價及處理臨期粉等因素影響,貝因美2019年度經營業績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2016年以來,我國新生人口數逐年下降導致嬰幼兒奶粉消費總量逐步下降,但是由于產品價格中樞上移,產品營收總額仍有所增長。同時,產品消費結構出現新的趨勢,超高端產品增長迅猛,中高端產品受到擠壓,銷量明顯下滑。由于公司大部分產品處于中高端價格帶,銷售增長愈發困難;公司原有設計產能、銷售布局大于實際銷售規模,導致經營成本倒掛,扣非后凈利潤為負。”貝因美稱。
另外,貝因美還表示,“公司對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不存在重大依賴。”
未受限貨幣資金不足3億,貝因美稱資金鏈不緊張
截至2019年年底,貝因美貨幣資金余額為6.65億元,同比減少40.61%,其中包括已質押的定期存款2.9億元、計提的應收定期存款利息0.24億元、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0.33億元;有息負債余額為14.51億元。
因此,深交所要求貝因美說明公司未受限貨幣資金的具體金額及同比增減情況以及貨幣資金同比大幅減少的具體原因;說明計提的應收定期存款利息0.24億元在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已實際存入公司銀行賬戶,公司確認其為貨幣資金的依據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貝因美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受限貨幣資金余額29769.56萬元,受限貨幣資金余額34325.57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中銀行短期理財產品7000萬元以及其他流動資產中已質押的結構性存款5002.80萬元,公司所持貨幣資金可以滿足日常經營所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通過質押、抵押擔保等形式,已獲取貸款金額為151884.76萬元,公司仍有尚未抵押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資產,具備短期籌資能力以應對偶發的債務償付壓力。”貝因美表示。
貝因美明確回復道:“公司目前不存在資金鏈緊張、債務逾期、銀行賬戶等資產被凍結的情形。”
上一篇:百貨業巨頭搶食千億級免稅蛋糕,培育期利好與風險并存
下一篇:營養升級!特侖蘇榮膺2020中國國際有機產品博覽會金獎